关于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幼儿读写能力发展的早期的研究中就已经发现幼儿的读写能力发展可以作为其未来学习成就等方面的预测指标之一。为寻求促进幼儿读写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了本次研究活动。通过大量文献发现,国外关于幼儿读写发展的研究较之国内更加成熟,已取得了较多的理论成果,国内近年来才开始关注此问题,且通过采用各类量表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较少,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幼儿 读写能力发展 读写萌发 家庭环境因素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读写萌发”是继“阅读准备”这一概念之后兴起的一个有关读写发展的观点。传统的“阅读准备”理论来自二十世纪早期格赛尔的发展成熟论,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发现大量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不会阅读而产生学习障碍的问题,使得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受到普遍关注。“阅读准备”的观点强调成熟是进行阅读学习的先决条件[3],主张幼儿有一个开始发展读写能力的成熟点,即幼儿在开始读写之前,要接受一系列例如分辨音形义,手眼协调等与读写有关的认知技巧和感觉运动技巧的练习,在这些条件还未成熟之前,幼儿不具备发展读写能力的条件,阅读能力的获得是从儿童接受正规教育之后才开始的。
读写萌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缘起于新西兰的玛丽·克蕾于1966年在她的博士论文《萌发的阅读行为》中首次使用了“阅读萌发”一词,她认为读写萌发是指幼儿在未正式读写阶段所展露出的读写理解行为,是一个从个体出生就开始的逐渐、连续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适应的过程。后来Teale和Sulzby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说明,他们认为,幼儿学习读和写并不是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而是在真实的家庭或幼儿园生活环境中萌生,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开始观察、体验有关书面语言的读写经验,强调读写萌发中读与写结合的重要性。目前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看法是,儿童读写能力的习得是一个自然萌发的过程,这种早期出现的读写能力发展即为读写萌发。读写萌发包括儿童正式读写和写之前所展露出的读写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态度[4]。相对于传统阅读准备理论,读写萌发理论则强调从儿童开始接触印刷体到能够独立进行阅读,其读写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从读写萌发的观点来看,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前几年,其学习,阅读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与家庭看护者和他的社交世界中了[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内容与要求方面也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幼儿的读写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发展以及是怎样得到发展是阅读准备理论和读写萌发理论的分歧所在,事实上,我们需要理清二者在读写这一概念上的差异,阅读准备理论中的读写是指正式的,普通意义上的读写,而后者所提到的读写则是更类似于《纲要》中所提到的前书写。这种读写和正式的读写不同,幼儿书写的作品更多的是奇怪的形状,线条,图形,在成年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十分幼稚的行为,呈现出的作品需要通过幼儿的描述才能被较为合理的解释。这种早期的作品并不是语言的替代物,更确切地说,它是语言的伴随物,是一种扩展和精心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幼儿才开始逐渐的独立写出能跨越距离和时空的作品。[3]幼儿早期的书写和绘画往往是统一的,是联系在一起的,图画中夹杂着符号,用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依据全美早期读写专家委员会对研究学前儿童读写萌发预测力的期刊论文进行元分析,得出了学前儿童所有读写萌发技能都是学龄前儿童解码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可靠预测指标,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等国家开始对读写萌发进行研究至今,多份研究报告表明读写萌发能力是幼儿后期的学习,阅读,口语发展等方面的显著预测指标。
上个世纪 70 年代之后,美国开始大力推动读写萌发方面的研究,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中。2009 年 6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明确建议孩子在入学前具备六项早期读写能力,以保证儿童未来读写能力的发展。目前,儿童读写萌发更是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经合组织在 22 个成员国和 5 个成员国的 16 个地区对儿童早教和保育学标准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排在第一的内容即是早期读写能力。如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名为《预防儿童阅读困难》(Preventing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Young Children)的报告中甚至把读写萌发纳入到危险预防的公共健康模式中,特别突出了儿童早期读写萌发技能对学校成就的影响。关于早期读写萌发,大家逐渐达成如下共识:儿童在生活中即开始学习读写;儿童学习书写是一种社会历程,受到儿童寻找文字意义的影响;儿童是学习读写的主动者;阅读和书写相互关联发展。[10]而早在各位学者潜心研究以前,社会文化的观点研究就已经指出了家庭环境在幼儿认知情感能力发展上所起到的关键影响。显然,幼儿在没有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与读写有关的,有意或无意的教育行为就已经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父母、家人包括周围的环境在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都有重要的影响,曾有研究者提出,每个人从出生到十八岁之间平均大约要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时间占87%,相较来说只有13%是在学校环境下度过的。更有研究显示,家庭环境因素能够解释一岁儿童读写能力的50%的变异,Griffin 和Morrison的研究发现家庭读写环境与儿童的能力倾
向、所生活的社会背景相比,是儿童早期语言技巧的显著预测变量。[15]这一惊人的研究发现向世人证明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有可能所起的巨大作用,这种影响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教育机构都难以取代的。尤其是在幼儿成长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可以说家庭是幼儿最重要,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和成长环境,无论从时间的长度还是社会伦理的要求和制约,一个人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之深不言而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
- 《荆棘之城》中莫德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Maud’s Image in Fingersmith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