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生视角的班级激励机制应用研究
摘要:激励机制在管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新时期教育改革以来,更多研究者将激励理论与教育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对班级建设和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叙述了有关激励机制的内涵、实施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原则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发展期望。
关键词:激励机制;小学;班级管理;学生发展阶段
一、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中以激励为主题并将学科限定为初等教育,共查到文献有4462篇,其中包括学科教学的激励、学校管理的激励、班级管理的激励等等;再以“班级管理中的激励”为主题搜索,总共查到文献有302篇;再进一步检索,以“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激励”为主题,仅有48篇文献。从时间上来看,2003年前对“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较少,2003年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一方面的领域。而针对小学阶段的激励理论相关研究从2012年才开始详细的论述,特别是2015年作为一个分水岭,2015年前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数的研究都是理论研究。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对激励的概念界定
“激励”一词源于心理学领域,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并使人产生内驱动力,使人朝着目标不断奋斗和努力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一个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如图1所示。它表明,当人产生需要而未满足时,会有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推动下,向目标前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通过有意识地设置需要,使被激励的人产生动机,进而引起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1]
美国的研究者认为,激励是对某个个体刺激产生能积极运用自己能力,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通过积极的奋斗,去完成某个具体任务的手段。我国的学者则是一般定义激励为某种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能发自内心朝着目标努力的心理过程。根据心理学中的概念阐释,这里将“激励”一词定义为:激励是对某个个体进行外界刺激,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朝着某个目标积极奋斗。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生殿》形容词重叠式研究文献综述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