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企业高管背景的国际化与创新绩效文献综述

 2022-08-15 10:39:46

创业型企业的国际化与创新绩效

摘要:通过对创业型企业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是否国际化的程度越高,其创新绩效就越好。通过研究,帮助不同阶段的创业型企业 ,找到最适合,对其创新绩效最有帮助的国际化策略。

关键词:创业型企业; 国际化; 创新绩效;创新

一、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 世界经济逐渐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企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企业的经营范围持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全球化和商业关系网络化已经成为贯穿企业各个阶段的重要特征。国际商务研究领域中有一类企业自创立伊始或创立之后很短时间之内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这类企业的加速式国际化经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模型,被学术界称为“天生全球企业(Born global firms)”。天生全球企业,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发展对发达和新兴经济体都日益重要。因此,该类企业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1]

2014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此,政府加大鼓励创新型经济的力度,期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创业由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众创空间也因此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成为全民创新创业的落脚点。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创新要素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国际化创业资源在创业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业企业因此建立了较强的国际化意识,除了在国内市场成形后再走向海外的模式,许多创新企业从创业之初就有了整合全球资源的意识,国际化的创业导向使其发展一开始就面向全球市场。[2]

中国正在大力倡导的 “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企业国际化创造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契机; 同时,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的国际化是 “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最终载体,是 “一带一路”战略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在全球企业组织形态中,家族企业在数量和经济规模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3]

在我国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后,很多的跨国 IT 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极大的冲击了中国 IT 企业的发展。我国 IT 企业在竞争中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学会了怎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形成了“技术外溢”效应。目前来看,我国的 IT 内需非常大,但是现阶段国际产品占据了我国六成以上的市场。残酷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假如我国的 IT 企业故步自封,不主动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就会缺乏竞争力,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研究 IT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尤为重要,在当前市场经济风向标的指引下,我国 IT企业纷纷加大力度发展对外贸易,进行国际投资活动,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经营水平。[4]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 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 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 2012 — 2015 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 U 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 U 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都将减弱。 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国际经验、政治关联对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 在国有企业中仅发现高管国际经验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