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古关考
——以仙霞关与仙霞岭路军事、交通运输作用探析为中心
摘要:古代关隘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产物。浙江江山仙霞关是古代关隘的代表之一,与河南灵宝的函谷关、四川广元的剑门关及山西省代县的雁门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关口。在战争年代,关隘就是重兵据守的要塞;而在和平时期,关隘上的守军就负责盘查过客,对过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和收取关税的作用。仙霞关位于浙闽交界处,仙霞岭路又沟通两地交往,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逐渐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重视。而到了近现代,现代军事技术和现代交通的发展,使仙霞关和仙霞岭路的军事、交通贸易地位降低,直至衰落。本文旨在探析仙霞关以及从关口穿过的仙霞岭路在历朝历代发挥的作用,并简要分析与其他三座古关的异同。
关键词:仙霞关; 仙霞岭路; 古代军事; 交通贸易
一、文献综述
浙江江山仙霞关与河南灵宝的函谷关、四川广元的剑门关及山西省代县的雁门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关口,但仙霞关的知名度要远逊于其他三大关隘。在知网上搜索这四座关隘的相关论文,在哲学与人文科学方面的搜索结果中,函谷关有227条,剑门关有95条,雁门关有141条,仙霞关仅有21条,可以说是相去甚远。而在这二十一条的结果中,更多的文章注重的是关于仙霞关旅游价值的挖掘和文学方面的内容。
仙霞关是古代关隘的代表之一。古代关隘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产物,在战争年代,关隘就是重兵据守的要塞;而在和平时期,关隘上的守军就负责盘查过客,对过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和收取关税的作用。所以仙霞古关的地位与价值应该在军事和交通方面来体现。很多文章在介绍仙霞关的时候常用“兵家必争之地”,“两浙之锁钥,八闽之咽喉”[1]来描述,但并没有系统得说明其由来。在军事和交通方面并没有与其他三大关隘进行比较,这使仙霞关和其他三大关隘相提并论的说法难以服众。所以通过查找文献进行对仙霞关与仙霞岭路军事、交通运输作用的探析。
关于仙霞古关和仙霞岭路的的文献主要来自于古籍资料,如地方志、二十四史、地理志、名人记事录。对于仙霞关的记载在浙江地方志中有比较详细,体现仙霞关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险峻。在《浙江通志(雍正)》中,仙霞关被称为“两浙之锁钥,八闽之咽喉”,这也在任何介绍仙霞关的文章中都可以见到,仙霞关位于浙闽交界处,是两地交流的重要枢纽。对于仙霞关所处的仙霞岭中的描述是“岭在江山县南百里,为级三百六十,为曲二十有六,长亘二十里,重崖峭壁,因山成堑hellip;hellip;而语绝险者必以仙霞为冠。”[2]说明山路曲折狭长且陡峭。此种地形是非常有利于设置关口,做到易守难攻。《江山县志(同治)》也对仙霞关及周边环境有大量记载。
在仙霞关军事作用方面,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介绍福建杉关的时候提到仙霞关。“闽之有仙霞、杉关 ,犹秦之有潼关、临晋 ;蜀之有剑阁、瞿塘 也。一或失守,闽不可保矣。”[3]潼关对于秦地来说至关重要,唐朝失去潼关之后,几近颠覆;剑门关对于蜀地来说亦是如此,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坚守剑门关抵御魏军,而魏将邓艾采取绕过剑门关的策略,偷渡阴平,进入蜀地,之后就势如破竹地攻入成都,灭亡蜀汉。所以将仙霞关比作潼关与剑阁,也就说明了仙霞关军事防卫的重要性。仙霞关军事作用的体现可以追溯到唐末的黄巢起义,那时候浙江西部和南部山区尚未开发,那时候还未设关,甚至连山路都没有。黄巢起义军为了躲避唐军主力必须向南撤退,于是就“因刊山开道七百里,直趋建州”[4]。现在所存的仙霞岭路就开凿于黄巢军。南宋时期因为两次事件引起了统治者对于仙霞岭及周边的重视。一是《宋史》有记载的苗刘兵变,面对勤王军的猛烈攻势,“贼闻之,还屯衢、信间”[5],叛军只好利用衢州和信州(今江西上饶)复杂的地形与之对抗。二是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有所记载的范汝为起义,“福建民兵统领范汝为入建州,汝为据建安,众十余万,至造黄、红伞等,制置使辛企宗用兵连年,卒不能制。”[6]南宋政权在北,范汝为以建州北部山岭作为屏障,尽管之前黄巢起义军已经开通山道,但很可能只是粗略开凿,行军条件并不是很好。这也是辛企宗久攻不下的原因之一。高宗不得不派名将韩世忠出兵围剿。韩考虑到建州北部山岭众多(含仙霞岭),不易进攻,防止农民起义军沿江逃跑,决定先从台州航海至福州,之后再向北攻取建州,按照这一策略,不久就平定了叛乱。经过这两次叛乱,为了更好地控制闽东南地区,南宋朝廷也重视到去福建山路的修缮,“宋绍兴中,史浩帅闽过此,募人以石甃路,自是镌除铲削,旧时险阨,稍就宽平。”[7]在此之后就在此设立了关隘。在前朝的修缮之下,仙霞关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系统,明清时期所围绕在仙霞关周边的战争进一步凸显仙霞关的军事防御地位。元代在仙霞关设置军营,明朝设置了巡检司,“仙霞关hellip;hellip;为入闽咽喉之地,今置巡检司。”[8]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唐王朱聿键即位,定都福州。派郑成功镇守仙霞关抵御清军,“明主以忠孝伯成功为御前营内都督hellip;hellip;镇仙霞关”[9]。郑芝龙投降,命儿子郑成功从仙霞关撤兵之后,清军势如破竹,很快南明王朝就覆灭了。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闽东南的稳定,在仙霞关周围设置驿站,兵营,修缮驿路,比如广济水马驿 ,原本设在常山县,后来为了使军情报告更加迅速,就迁移到了江山县。并给驿丞及驿站高额的俸禄和经费,“广济渡驿驿丞俸银,三十两五钱二分,hellip;hellip;驿站经费银,三千八百一十四两六钱九分四毫二丝二忽七微五尘四渺一漠六埃五沙”[10],要知道当时县丞的俸禄也就七十六两。后来耿精忠叛乱依靠仙霞关与清廷抗衡,而清军“招仙霞关守将金应虎降,遂入关,拔浦城hellip;hellip;将及福州。精忠势渐蹙,谋出降”[11],通过招降的方式入关,而不是靠强攻,侧面说明仙霞关的易守难攻。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也在仙霞关与清军周旋。失去仙霞关这道屏障的那一方就兵败如山倒,这也是作为要塞的重要体现,犹如秦朝失去函谷关、唐朝失去潼关,之后两者都趋于倾覆。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生殿》形容词重叠式研究文献综述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