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师范生与专家型教师课堂语言案例比较研究
摘 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语言互动行为。它贯穿整个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身心的重要途径,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课堂互动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2011年教育部全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清晰的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能够提出和分析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与其他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能够简洁明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想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能够使学生养成独自思考问题、与他人合作沟通、反省质疑等学习的习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师生课堂语言互动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师生、语言互动行为
- 概念的界定
(一)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划分。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作为个体与学生作为个体或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在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则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无论此种影响是发生在师生群体之间还是师生个体之间,是发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下还是发生在教育情境之外的社会背景中,都可能导致师生双方的行为与心理发生同向变化或反向变化。[1]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指在狭义的师生互动概念中的课堂语言互动行为。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客观环境,语言对话作为该环境下主要研究的互动模式,互动中的主客体为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
(二)课堂语言互动
社会生存的需要促使人类了发明语言,并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而对话随之产生。在汉语词典中,对话的解释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的谈话。它是人与人之间人际沟通交往的重要方式,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对话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而存在,它不仅仅属于语言学范畴,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对对话进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研究的师生课堂语言互动即为教育领域的对话。
课堂语言互动,是一种发生在特定环境下具有特殊功能的师生对话。它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下,在教育特定的课堂环境中,师生双方就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新问题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沟通探讨,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生成新知识,实现双方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行为。[2]本文所定义的课堂语言互动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介,教学目的为宗旨而产生的双向性行为,既包括以教师为中心发起的与语言互动,也包含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语言互动。没有明确的主体对象,根据特定的情境具体分析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