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求义法在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对文”,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依据对文的特点考求文义即“对文求义”的训诂方法。而将对文求义法应用在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有着现实原因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意义。 但同时,将专业的训诂学知识引入文言文字词教学的研究还未成体系,多停留引入笼统的训诂学大类知识或部分训诂方法的简单运用上,缺乏对于例如对文求义法等训诂方法的应用探究。因此,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对文文例为研究对象展开,以此为基础阐述对文求义法在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该学段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对文求义法;高中文言文字词教学
- 选题缘由
关于“对文”的文言现象,学界所下的定义基本相同。比如,郭在贻先生在《训诂学》中称“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或反义的。”再如,方一新在《训诂学概论》中的表述“所谓对文,是指在处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位置相对的两(数)个词,它们往往具有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关系。”、杨琳在《训诂方法新探》、《论对文求义法》中的表述“对文即相对为文,有时也称为互文,指在对称的结构形式相对应的位置上运用意义相同、或相反的词语的语言现象。”表述基本相同。那么“对文求义”的训诂方法即是根据对文的特点,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解释的训诂方法。
对文有行文酣畅,对照鲜明,相互辉映,句式整齐,节奏合谐的特点,修辞效果较好,又符合中国讲究对称的美学观念。因此,古人不但在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中使用它,就是在历 史文献、政治论文、科学论著中也大量使用。如《尚书·皋陶漠》使用对文30多处,其中如,“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多组对文连用。《荀子·不苟篇》全文一千多字,90多组对文,几乎通篇皆是。《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的医学论著,其中对文的应用也是俯首皆是。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禀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孙子兵法》是军事论著,也大量出现对文,如《势篇》,“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至于文学作品,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对文在古汉语中确实是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
由于对文应用及其广泛,以及它的结构特点,古代训诂学家对于利用对文的特点进行训诂已有非常广泛的实践。郑玄已注意到对文,如《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微幸”句注:“易犹平安也。”北齐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书证篇》曾举例曰:“《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百里奚,无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戾廖;今日富贵忘我为!,lsquo;吹rsquo;当为炊煮之lsquo;炊rsquo;。”郑、颜显然已有利用对文进行训诂的意识,但尚处不自觉状态。最初明确提出“对文”这一术语,并用之进行训话的是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他在《尚书正义序》中指出《尚书》“经悉对文”,即存在大量两两相对的偶句;在《五经正义》中,他还将“对文”与“散文”并举。发展到清代,训诂大师们如段玉裁、王氏父子、俞樾、孙诒让、马瑞辰等利用对文解决了不少训诂以及校勘等方面的问题。
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另外,根据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
文言文教学是传授中华优秀传统的上佳渠道,切实落实高中文言文教学、以专业的知识、多元的方法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上好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课有着现实需求。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部分的比重也较大。将专业的训诂学方法,如“对文求义”的训诂方法应用在高中文言文教学领域必然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助力。
由于“对文”这一语言现象非常常见,研究这一现象、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其他训诂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普遍性意义;同时,也因为笔者时间精力有限,本文仅以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材中的“对文”现象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阐述“对文求义”的训诂学方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该学段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