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戏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叙事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纵观张爱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张爱玲小说艺术的本体性研究;第二,翻译研究;第三,对作家生活经历和感情遭遇、海外境况及著述出版、版本的求真性研究;第四,置张爱玲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乃至俗文学发展史等宏阔视野的研究选题;第五,对张爱玲小说、散文等各类文体流布、改编为各类艺术样式、传媒情况及大众化研究,这是近20年大众文化研究全方位、立体化研究趋势的体现。本文通过总结张爱玲研究多年来的成果,以《红玫瑰与白玫瑰》小说与改编话剧为例,寻找张爱玲小说戏剧改编中的艺术追寻和文化诉求。
关键词:《红玫瑰与白玫瑰》;戏剧;叙事
上世纪80年代初起海内外掀起一股至今依然的“张爱玲热”,有关张爱玲的作品及其研究的著作、论文层出不穷,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在读者群中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并通过包括影视在内的媒体和戏剧舞台等艺术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张爱玲迄今为止共有四部被搬上戏剧舞台(《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这些改编成为话剧的张爱玲小说不仅表达着导演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意,同时也通过这种形式,将张爱玲的作品介绍给了更多的读者和观众。然而在国内,不论是张爱玲小说的戏剧改编还是其学术研究还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纵观张爱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张爱玲小说艺术的本体性研究,如杨灿《残缺的色彩——论张爱玲的色彩语言》,刘峰杰的《“故事下的故事”——张爱玲作品的叙事分析》。第二,翻译研究,如罗秀美《张爱玲的“翻译”文学:试论她如何以“翻译”传播并接受他者/自我的华文小说》,张曼《文学性坚守:“外研究理路界”下的张爱玲翻译》。第三,对作家生活经历和感情遭遇、海外境况及著述出版、版本的求真性研究,如陈子善《记忆张爱玲》《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四,置张爱玲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乃至俗文学发展史等宏阔视野的研究选题,如罗慧林《中国文学“启蒙现代性”的三种走向——兼论“张爱玲热”的原因》。第五,对张爱玲小说、散文等各类文体流布、改编为各类艺术样式、传媒情况及大众化研究,这是近20年大众文化研究全方位、立体化研究趋势的体现,如《张爱玲:文学·电影·舞台》论文集,王安忆《改编lt;金锁记gt;》。
总的来说,微观选题颇多,微观具体选题指就张爱玲文学创作尤其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及艺术成就研究,而其中关于小说改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视改编上,在戏剧改编方面的选题相对较少且不精细:如王虹《更衣记——论张爱玲小说的舞台改编》,高瑜《中国现代小说在当代舞台再传播现象考察》等都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舞台改编,结合张爱玲的多部而未对某一部作品进行具体解读。《红玫瑰与白玫瑰》算是张爱玲小说改编较为成功且颠覆的作品,从小说到戏剧,对《红玫瑰与白玫瑰》小说和话剧的研究值得我们深层次的探讨。很多研究将焦点聚集在导演田沁鑫的创作艺术上,如白骏《田沁鑫戏剧作品的艺术分析与启示》,喻路《田沁鑫创作论》等,其中高淑敏在《走进她的时空——田沁鑫戏剧时空艺术探析》里以《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舞台时空表现为例,从舞台时空艺术中窥探其极具符号化的戏剧时空艺术思想,并深度思索这种自由的舞台时空游走于舞台之上背后会有怎样的个人话语。田沁鑫的戏剧舞台表现艺术有着鲜明的个人符号化的时空魅力,借鉴电影蒙太奇剪辑结构方式置换于话剧舞台之上,使得不同时空并行施展。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这种时空并行的舞台模式之下,将借鉴戏曲写意形成的透顶空间与阿尔托戏剧思想延伸而来的分层空间的理论精妙地融合在一起,变幻在时间逆延的纵向洪流中,形成了一种自由的时空游走。最终愕然发现其全然诉诸人物的心理情感为戏剧表现之本。
一些论文还着重在戏剧舞台的细节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推敲。如何麒《后戏剧剧场时代的舞美设计初探——以lt;红玫瑰与白玫瑰gt;舞美创作为例》借介绍《红玫瑰与白玫瑰》一戏的舞美创作过程的机会,介绍了本戏在“后戏剧剧场”思想影响下的创作过程——从文学改到剧本,再从剧本还原成舞美,以及还原过程中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同时将戏中深具“后戏剧剧场”特点的舞美手段加以介绍分析,并结合剧情讨论他们的实践效果;周芸《舞台节奏的把握及表现——以话剧lt;红玫瑰与白玫瑰gt;为例》从文本分析、人物行动、舞台调度、舞美灯光等方面阐述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舞台节奏,并对舞台节奏的存在形式、意义、影响以及作用进行探究,而且分别站在演员和导演的角度探求制约舞台节奏的各种因素,以及运用导演的手法分析如何把握好舞台节奏,从而印证舞台节奏在舞台演出中的重要性;常昕《舞台表演的陌生化——王娇蕊形象塑造创作笔记》从小说与剧本的差异入手,分别从情节、人物形象设置、叙述视角、细节处理、主题隐喻等方面分析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的陌生化特征,并解析王娇蕊性格及与其他主要角色的人物关系,进而从语言、形体动作、情感心理的陌生化等方面探讨王娇蕊舞台行动中的陌生化特征。
张爱玲的《半生缘》自创作至今,经历了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戏剧的多重改写。田沁鑫将该小说改编成同名戏剧,在讲述情节的同时采用全新的解构,融合了中式戏剧和西方后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作品契合原著精神又能独具一格,获得了艺术与票房的双赢。吴亚雯《浅析话剧lt;红玫瑰与白玫瑰gt;》和王艺璇《当田沁鑫遇到张爱玲——浅析话剧lt;红玫瑰白玫瑰gt;》对这部话剧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在有关《红玫瑰与白玫瑰》戏剧改编的文献中,专门对《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小说与话剧进行对比研究的论文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文植的《从小说到戏剧——论田沁鑫话剧lt;红玫瑰与白玫瑰gt;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从舞台空间、人物表演、时空格局三个角度来解读这部戏剧的艺术美学,并试图探讨田氏导演美学中蕴含的小说改编戏剧之道。但在对话剧与小说的比较研究上还是不够全面和深刻。许波、李艳葳在《lt;红玫瑰与白玫瑰gt;小说-电影-话剧》和《重寻张爱玲——电影版与话剧版lt;红玫瑰与白玫瑰gt;之比较》中则具体地对比了改编电影和话剧的不同之处,认为文学作品的影剧改编一直是艰难的过程,并因改编效果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接受水平。李艳葳通过对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电影与话剧改编的比较,重新发现张爱玲小说独特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空间;通过对影剧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比较,找出制约影剧改编接受水平的不同原因,并探索文本改编的方法。这一点王健在《艺术改写中的审美取向和接受定位——基于张爱玲lt;半生缘gt;之多种叙述版本的表达》中得到了异曲同工的印证,文中分析了不同创作主体面对时代和历史视野中的艺术资源所进行的审美性择取、融合及再创造,不同的叙述版本展现出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接受定位,从而给受众以多元的艺术感受。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