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题儿童教育对策研究–以杭州xx小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21 23:02:54

{title}{title}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问题儿童的定义

问题学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专家们所研究的视角不同,概念界定也不同。杨光惠(1964)认为问题学生是指有反社会行为的学生。简言之,就是行为上发生了不良倾向,且不能适应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学生。

罗世瑛(2005)以学习成绩的差异作为衡量标准。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生同一年龄阶段的智力基本差不多,所受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是相同的,只因为他们的身上发生了一些有悖于学习的问题行为,才致使成为差生,从而将问题学生与差生概念重合。[1]

朱丰(2006)则以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上的不良为标准,对问题学生进行界定,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他们在思想品德上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不能够严格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肆意违反教育部规定的学段相关规范准则。思想上违反校规校纪,不听从老师的教育,具有违法的倾向性。[2] 凌生(2005)以学生心理因素的偏差作为评定标准,指出问题学生是指自卑感、自信心不足,对自己对他人缺乏正确评价,自尊心强,非常容易遭受损害,心胸狭窄,好嫉妒的学生。[3]

胡解旺(2007)以学生具体表现来定义,指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因某种原因如经常旷课、考试舞弊、打架斗殴、偷窃财物、参与赌博等因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被学校处罚的学生。[4]

国内主要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品德和行为上的不良行为、学生心理因素的偏差、学生具体表现、主观建构等各个方面和标准来界定问题学生,缺乏一个对问题学生研究的统一标准。国外学者对问题学生的概念界定也有不同。梅格与罗宾认为问题学生是指盲哑、部分失明、听觉困难、跛足、生理缺陷、社会与情绪有不良适应以及低能儿。

在美国,问题学生被看作是差生中的一类,其称呼为问题儿童。心理学家威克曼(E.K.Wakeman)以问题学生表现的行为进行划分,分为扰乱型和心理型两类。如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不道德等为扰乱型行为,退缩、抑郁、精神过敏等为心理型行为。而在西欧,对问题学生的定义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英国著名威斯梅斯特学校的校长约翰bull;雷,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研究发现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不遵守课堂纪律、撒谎、偷窃、欺辱人、抽烟、喝酒、吸毒、不礼貌、说脏话等问题行为。[5]笔者在大三见习的过程中与八位老师进行了访谈,发现问题学生与学生的行为存在相关性。因此,结合教师的访谈和以上学者对问题学生概念的探讨,本文将小学问题学生界定为智力发育正常,但相比于其他学生,其问题行为出现的类型、频率及严重程度都超出学校允许范围的学生。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的类型、频率和严重程度超出了学校允许的范围时,才能称他们为问题学生。

二、问题行为的定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学生的问题行为呢?问题行为一词英译为“Problem Behavior”,自世纪年代末对问题行为进行研究以來,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对“问题行为”作出了最早的界定,从社会层面出发,认为“行为”是社会评价和社会规范的结果;而问题行为则表示在个体行为与社会对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之间发生了冲突。问题行为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和班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6]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问题行为定义为一种持久发生的、反复发生的、具有侵犯性的、反社会的或反抗性的行为。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定义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出正常年龄允许和社会规范允许的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包括偷盗、逃学、欺骗、身体攻击等16项。[7]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了对问题行为的本土化研究,随着人们对学生问题行为关注,问题行为的研究从心理学界逐渐扩展到教育界。研究者们依据各自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关注点和社会文化背景,从问题行为的标准、结果、影响、判断等方面对问题行为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8]左其沛(1991)认为问题行为是指在学生身上出现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调或变态。车文博(1991)认为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在中小学生身上常见的,各种不利于品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它是品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的对象。[9]留守旗(1997)认为“问题行为指的是那些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阻碍其智能发展,或者是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出发给出了问题行为的概念,各持己见、众说纷乡云,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性的概念,但每种定义下的问题行为都包含如下基本特征:在行为表现上,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超出或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在行为结果上,给行为主体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给社会、学校、家庭的管理和教育带来麻烦。

三、问题学生的表现特点

针对问题学生的表现特点,已有研究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分析。问题学生在

心理方面的表现:学者李崇爱(2005)指出问题学生有以下心理特点:自我封闭、自我萎缩、感情脆弱、精神抑郁。[10]学者罗世瑛(2005)指出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缺乏学习动机、自卑心理强烈、逆反心理、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争强好胜。[11]问题学生在行为方面的表现:学者孙晓红(2013)指出行为表现为好勇斗恶、逆反对立、抽烟喝酒、逃宿旷课、不求上进、破罐破摔、性格孤僻、喜怒无常、萎靡不振、迷恋网络、哥们义气、说谎骗人等。[12]学者阮为文(2005)认为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纪律、逃学、打架等不良行为。[13]薛建刚(2006)指出厌学、逃学、违反校纪班规、迷恋电子游戏、打架斗殴等品德问题也是问题学生在行为上的表现。[14]

四、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

问题学生的成因很复杂,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我国学者施良方等认为,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或者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者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行为问题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综合起来,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如下的原因。

个人因素

  1. 心理学角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导致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

  1. 需要的得不到满足。

这里的需要包括注意的需要和认同的需要。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发现自己无法从学习或者竞赛中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承认时,常以问题行为来寻找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有的学生看到别人的高档文具,内心非常羡慕,很想自己也能拥有,于是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占有欲,想方设法偷出来。

  1. 避免不愉快的状态或活动

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达到逃避学习的目的,故意做出扰乱课堂的行为,使教师无法忍受,从而将其单独隔离,离开让他备感焦虑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学生如果一再遭遇挫折,产生了沮丧、焦虑的情绪,而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发泄,就有可能会为了逃避而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攻击别人。[15]

(二)生理学角度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体型、神经的活动特点、能力、气质与性格等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行为问题也离不开遗传。研究表明,中小学的酗酒行为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饮酒的孩子较父母不饮酒的孩子更可能酗酒。在中小学生寻找刺激的倾向性中,激素也是导致这一倾向性的因素之一。[16]

遗传和生理变化这些生物学因素对问题行为的影响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的。中小学青春期开始的主要特征就是随着荷尔蒙的变化而出现的个体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个体外形、内部机能的变化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这些变化使得社会和他人对中小学生的行为出现不同的预期。比如,成年人一般认为,晚熟的男生与早熟的相比,较为缺乏人体魅力,太过于孩子气。而且晚熟者往往努力寻求别人的注意,显得紧张而不自信。另一方面,同伴认为,晚熟的男生更霸道而冲动,不受欢迎。这些会促使晚熟的男生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等方面朝着消极的方面发展,从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17]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的行为问题也有所不同。胆汁质的中小学生有暴躁、任性、冲动等倾向,容易被小事激怒而出现攻击性行为,而抑郁质的学生有多疑、孤僻、郁闷、怯弱的倾向,容易出现抑郁症、社交退缩等行为问题。

学生的生理障碍是诱发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比如,学生的神经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会造成“多动症”,这类学生易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课堂问题行为。另外,学生的性格特点对课堂问题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男同学的问题会比女同学多一些,在小学阶段尤其明显。男同学容易产生外向性问题行为,女同学容易产生内向性的问题行为。

环境因素

  1. 家庭环境

研究显示,家长素质不良,家庭结构失调,父母受拜金主义影响过深,唯利是图,言行不轨,恶习严重等思想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成为孩子的错误榜样,父母离异或经常吵架,家庭气氛紧张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对孩子的情绪产生破坏作用,导致孩子种种陋习的滋长。父母观念的冲突,家庭教育功能缺失,也会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父母双方在对孩子培养目标、途径、方法上出现严重分歧,在教育孩子时出现激烈冲突;父母自身文化素养较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欠妥,或娇宠溺爱,或粗暴体罚,常是孩子不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1. 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中不健康因素也会影响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当前种种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极端个人主义、追求简单感官刺激等观念,各种媒体上反叛、暴力、淫乱内容的泛滥,社会上不良玩伴的感染,都可能成为抵御能力较差,热衷与模仿的学生问题行为产生原因。以及市场经济上的消极因素,如经济上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等观念对当代学生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觉得学习无用,对社会显示充满了愤懑。其次,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学生易盲目追求生活上的安逸及物质上的享受,丧失了奋斗拼搏、积极向上的动力。再次,社会上任然存在这官僚腐败、滥用权利和权钱交易的现象,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学生受新媒体如互联网络等的影响,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处事态度消极,甚至出现网络犯罪。

  1. 学校教育环境

(1)教师教学水平欠缺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讲课缺乏激情,枯燥乏味;教师表达能力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教学效率低,常采用拖堂或补课的方法,这些教学水平上的不足,使学生感到不愉快、烦闷、挫折和疲惫,也会诱发行为问题。

(2)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

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比如,教师将升学率作为其教学成败的标准,把分数作为唯一目标。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教师就会在教学上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灌输,学生也就成为了分数的奴隶。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性行为。[18]而且学生会因为考试、课业负担过重、同学间的剧烈竞争而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累计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尤其容易产生内向性问题行为。

(3)课堂管理不当

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不当,或者处处设防,或者滥用惩罚,从而使学生行为失常。教师滥用惩罚,会诱发学生的攻击性问题行为。库宁曾做过实验,要求教师对实验组儿童实施三种行为,即“明确”(教师让儿童自己组织活动,每个人分工明确,对良好行为即使鼓励,对不良行为动员全体儿童讨论,并给予改正机会)、“坚决”(教师规定儿童做什么,儿童必须做什么,一旦出现越轨行为,教师表现出断然的姿态)、“粗暴”(教师对儿童非常厉害,表现出愤怒的面孔和语言),结果发现,最差的是“粗暴”的教师,他们实际上助长了其他学生的问题行为。[19]

五、对问题学生的行为矫治对策研究

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策略,国内外的研究也各自有所不同。国内关于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的研究,主要包括:一是矫正方法;二是具体的教育策略。

国内学者对矫正方法的研究一般包括:品德教育、心理辅导、针对性训练、学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采取奖惩策略、与问题学生展开人格的平等对话、偏爱问题学生、理解教育、赏识教育、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策略等。[20]

教育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教师层面:陈慧君(2009)教师提出要发掘问题学生的优点,增强其自信心,实现其自身价值。[21]阮为文(2005)指出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建立教育共同体。[22]罗世瑛(2005)针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从教育的角度提出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有成就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意志力、利用多种教育力量来做“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23]

学校层面:学者霍丽娟(2006)指出要强化学校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即关爱和期待、了解和宽容、尊重学生;学校要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即教育方法要因材施教、营造小班化氛围、家庭和学校理念要统一;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等。[24]学者汪学敏(2010)提出学校教育管理的对策即建设和谐校园,融洽师生关系;加强班主任及教师的管理与引导,研究落实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创办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建设和完善社会家长学校机制;丰富学校文化活动;增强学生成功体验;注重个别教育等。[25]

家庭层面:学者唐中伦(2000)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教育取向,即父母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待孩子要爱而有度、言而有信,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对孩子应充满理性,不是一味指责,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原因共同找到解决办法。[26]

此外,还有许多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班级问题学生的特点进行转化和干预。学者刑素平(2010)指出应针对问题学生的特点,与问题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问题学生进行温暖的爱的教育。[27]学者苗春媛(2012)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平等、宽容对待学生、不断激励学生、委以重任以及循序渐进的转化方法。[28]

国外学者 Jon C Dalton, Pamela Crosby(2007)从教师和学校层面提出: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校园开放心理咨询室;建立合作机构,为问题学生的需要提供服务;鼓励与同伴合作,争取意见。总体思想是要更多的关注这类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给予配合解决,在第一时间及时反馈的背景下,全力的帮助他们、亲和他们,使他们增加心理温暖,从而产生强有力的自信,使他们的问题及时解决。[29]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文献梳理来看,对问题学生的研究己经涵盖了各个方面,各位学者对问题学生的概念、成因和解决策略见仁见智,各有侧重。国内的研究更多侧重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案例,特别是对于此类教育问题的研究,没有充足的实际案例调查是站不稳脚跟的。虽然阐述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但仅仅注重表面现象,缺乏实践调查,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因此,本研究将通过个案研究,结合访谈分析,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学生的行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问题学生正面接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学生的现状,多角度探讨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进而针对问题学生提出具体的教育建议。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罗世瑛.“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5(8):80.[2]朱丰.寻找缺失的”成功体验”——转化问题学生的一种策略[J].科坛,2006(03):7.[3]凌生.发掘潜力摆脱阴影—初中”问题学生”自卑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5(05):36.[4]胡解旺.对问题学生群体的德育社会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09):24.[5]俞国良.差生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24.

[6]张彩云.学生行为问题与教育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15-116[7]赵兰兰. 小学问题学生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5-7

[8]韩建忠,代志宏,江平.随班就读自闭症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注意力干预训练

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19):65-67.[9]车文博.心理咨询百科全书[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05-107[10]李崇爱,徐杰.一个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中小学心理弱势问题学生[J].教学与管理,2005(06):18.[11]罗世瑛.”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5(8):81.[12]孙晓红.”问题学生”的昨天和今天[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02):113[13]阮为文. 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39[14]薛建刚.”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J].班级管理.2006(11):51.

[15]尹逊霞.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观察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13-15[16]赵克林.儿童少年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01;10-15[17]徐瑞.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对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20-25

[18]王茂.教师导致问题学生形成的不当行为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04):36[19]陈振华.教师的消极影响之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0(02):56.

  1. 罗世瑛.“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5(8):80. uarr;

  2. 朱丰.寻找缺失的”成功体验”——转化问题学生的一种策略[J].科教论坛,2006(03):7. uarr;

  3. 凌生.发掘潜力摆脱阴影—初中”问题学生”自卑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5(05):36. uarr;

  4. 胡解旺.对问题学生群体的德育社会学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09):24. uarr;

  5. 俞国良.差生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24. uarr;

  6. 张彩云.学生行为问题与教育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15-116 uarr;

  7. 赵兰兰. 小学问题学生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5-7 uarr;

  8. 韩建忠,代志宏,江平.随班就读自闭症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注意力干预训练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19):65-67. uarr;

  9. 车文博.心理咨询百科全书[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05-107 uarr;

  10. 李崇爱,徐杰.一个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中小学心理弱势问题学生[J].教学与管理,2005(06):18. uarr;

  11. 罗世瑛.”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5(8):81. uarr;

  12. 孙晓红.”问题学生”的昨天和今天[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02):113. uarr;

  13. 阮为文. 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39 uarr;

  14. 薛建刚.”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J].班级管理.2006(11):51. uarr;

  15. 尹逊霞.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观察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13-15 uarr;

  16. 赵克林.儿童少年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01;10-15 uarr;

  17. 徐瑞.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对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20-25 uarr;

  18. 王茂.教师导致问题学生形成的不当行为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04):36 uarr;

  19. 陈振华.教师的消极影响之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0(02):56. uarr;

  20. 龚雪.”问题学生”越轨行为的形成机制及教育反思——基于社会学标签理论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11:7 uarr;

  21. 陈慧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问题生”转化[J].心理教育.2009(12):49. uarr;

  22. 阮为文.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4):39. uarr;

  23. 罗世瑛.“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5(8):81. uarr;

  24. 霍丽娟.”问题学生”的成因与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30. uarr;

  25. 汪学敏.学校行政管理中针对贫困县“问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45. uarr;

  26. 唐中伦.倾斜的家教与”问题学生”[J].当代青年研究,2006(03):45. uarr;

  27. 刑素平.用温暖的爱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个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案例[J].语文建设,2010(12):25. uarr;

  28. 苗春媛.浅谈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J].教育探索,2012(06):144. uarr;

  29. Jon C Dalton, Pamela Crosby. Troubled Students on Campus: Private Lives and Public Responsibilities[J]. Journalof College and Character, 2007, Vol.8 (4). uarr;

资料编号:[27164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