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PBL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基于问题的教学对学习者提升高层次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纵观目前基于问题的教学研究现状,主要是从其起源和发展、理论依据、教学意义、对师生的素质要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出对策,以期使基于问题的教学更有效地开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PBL;应用
研究背景:
一、研究概述
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主的教学方法[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2]。PBL使用真实问题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强调把学习者的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学会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学习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发展合作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二、国内外PBL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外PBL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开始在医学教育方面使用PBL的教学模式[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长生殿》形容词重叠式研究文献综述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大女主”戏研究文献综述
-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黏宾动词动宾搭配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网络“新成语”的语言学阐释文献综述
- 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