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的用户体验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
摘要: Twitter在国外的流行使微博这种模式在国内迅速走红,新浪微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目前社交网站也存在产品同质化高,用户流失大,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成熟良好的用户体验已成为网站长远发展的核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新浪微博用户体验为主要依据,结合理论文献,同时采用深度访谈,一对一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方法,构建用户体验模型,从内容、交互、业务目标、用户目标四个层次进行分析,包括是否能高效传递新浪用户的信息,网站界面的布局,用户需求等方面。通过调查结果以及理论研究,归纳总结影响微博用户的体验因素,结合得出的结果对新浪微博进行相应的改进建议与对策。希望本文能为社交网站的用户体验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字: 用户体验;社交网站;新浪微博;度量模型
-
社交网站及用户体验概述
-
-
- 社交网站简介
-
-
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也被称为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本文统一称之为社交网站。社交网站的基础是六度分割理论,即一个人与陌生人之间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建立起联系。
-
-
-
- 用户体验定义
-
-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提出并在网络系统中推广用户体验的概念。这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在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9241-210标准中,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因此,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X)是对可用性(Usabillity)的扩展。而可用性是研究关注产品在特定的使用情景下,用户完成任务的有效性、效率以及用户的满意度,目的是让产品更被于使用,让用户产生价值感。随着竞争市场的日益激烈,可用性研究被认为是被动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而用户体验则更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建立起来的即时的心理感受。
-
-
-
- 新浪微博的现状分析
-
-
新浪微博这个平台现如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其一,用户的流失现象以及陷入竞争局面。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的微博用户规模为2.49亿,较2013年底减少3194万;网民使用率为38.4%,跟去年相比下降了7.1%,这已经是微博用户规模连续三次在CNNIC的报告中出现下滑。新浪微博自2009年9月上线后,腾讯、网易、搜狐等都开始不遗余力的发展微博业务,但均不如新浪微博发展的快。而在2012年CNNIC报告显示,国内微博用户规模首次出现下滑,在微信上线433天,用户超1亿,据腾讯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微信每日在线超过两小时的活跃用户已经超4.38亿,同期新浪微博日活跃用户仅6900万。
其二,定位不够明确。新浪是一个媒体与社交相结合的平台,媒体平台连接的是人与咨询,社交是一个从属功能;社交平台连接的是人与人,资讯作为附属功能。如果针对媒体平台,则国内最大竞争家为“百度”,核心竞争优势是建立简单快捷的信息流通机制,以及对社交关系链的引入,从而实现人与资讯的差异化连接。如果针对社交凭条,则最大竞争对手为腾讯微信,核心竞争的优势是建立更为开放的交流体系,和更广泛高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连接。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