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与救赎——阎连科《风雅颂》知识分子形象论文献综述

 2022-09-04 21:17:39

阎连科《风雅颂》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现状

摘要:目前学界,对《风雅颂》的文本研究,呈百家争鸣之势,这些研究多以文本和作家本人为研究对象。小说中刻画的知识分子形象形成此次争议的焦点。研究者多从疾病叙事、“二元对立”结构设置、人格系统理论(人格分裂)、身份认同理论、郁达夫式自我放纵式书写等角度来分析知识分子的沉沦和精神失落现状。但对杨科的救赎主要集中于家园情结和诗经古城这两方面。

关键词:知识分子; 杨科;沉沦 ; 救赎 ; 精神失落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对《风雅颂》的文本研究,呈百家争鸣之势,这些研究多以文本和作家本人为研究对象。以北大为阵营的评论界对其呈批判态度。北大的邵燕君教授在《荒诞还是荒唐,渎圣还是亵渎?——由阎连科lt;风雅颂gt;批评某种不良的写作倾向》中剑拔弩张,称“这样的作品能被称为lsquo;荒诞rsquo;吗?恐怕只能称之为荒唐。”而黄书泉发表在《小说评论》2008年05期上的《抵达精神本源的荒诞——为长篇小说(风雅颂)一辨》则认为,小说的目的是想借大学这个文化载体来进行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开掘,完成对人的精神本源的探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说不能停留在写实的层面上,从而为有关评论所指责的小说的荒诞性做了辩护。小说中刻画的知识分子形象形成此次争议的焦点。认同者称赞他把奇毒的“透骨钉”刺进知识分子的精神脊柱;反对者批评他的小说借《风雅颂》之名“影射某著名大学,肆意将高校知识分子形象妖魔化”。

一、以小说文本作为研究对象。

1、从叙事策略的角度来研究。

(1)“极限叙事”:纵观阎连科近来创作的作品,叙事主题几乎都被推到某种极限:《日光流年》的“轮回感”意味着苦难的“永无出期”;《坚硬如水》揭示出政治激进的源头是难以被遏制的“性恶”;《受活》展示出底层民众“脱贫”的极度渴望,他们的计划是以展示自己残躯的所得购买列宁遗体,进而修建能为他们收取大量门票费的纪念馆。《风雅颂》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这种“极限叙事”的原则。在小说中,无论是赵茹萍和李广智的私情所带给杨科的伤害,还是学术的不被认同,杨科从一开始就处于极限处境中,他的自尊和精神遭到极大的压抑。陈舒劼的《“二元对立”与“极限叙事”------评阎连科的lt;风雅颂gt;》中提到,杨科选择的逃避不仅使外在的欺凌与侮辱一直保持极限状态,也同时使得己身的行为呈现出一种“无力”的极限状态,欺压与逃避同时以最大值呈现使得文本“极限叙事”所包含的张力大为增加。并托多罗夫对爱伦·坡的评价,阎连科是极端、过分和最高级事物的制造者;他把任何事物都推至极限,他所感兴趣的是最大或最小:某种性质所达到的最高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