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9-05 15:33:23

培智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结构、影响、特点、相关因素、培智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等几方面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培智学校;研究综述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视野。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研究领域对教师个体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该研究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对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对象范围狭小,主要关注点在普通中小学教师,缺乏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然而,特殊教育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存在其独特的研究价值,而特殊教育教师本身的教育效能感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所以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教师教学效能感概念源于Bandura的自我效能概念,是指教师对自身是否能成功地帮助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2000年以后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国来认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和信念。[1]赵福菓认为,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2]徐富明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3]

我国学者张庆宗认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含以下三层意思:“第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既包括认知成分,同时也包括情感成分;第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信念。能力表现为教学效能感使教师深信他们能协助学习者排除各种学习上的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即教师有能力去改变和影响学生;信念表现为这是一种使教师不顾各种阻力去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教师坚信学习者能够产生正向改变的可能性。第三,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反映了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在某种特殊情境下,教师也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