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或专业化是否更好地促进技术变革和随后的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文献中激烈争论的主题。当前,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雅各布斯(J.Jacobs)产业多样性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随着多样性集聚与创新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以弗兰肯(K.Frenken)等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地理学者从知识的认知距离角度将产业多样性进一步区分为产业相关多样性和非相关多样性,认为知识溢出只会存在于相关且互补的产业之间,因为它们有相近的知识基础,而非相关多样性更多地体现规避产业危机的“投资组合效应”。另一方面,基于地理邻近的“面对面交流”是促进知识溢出的重要途径,高密度的经济发展还能为创新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环境,为此,城市化引起的就业密度和产出密度提升对于促进知识溢出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创新资源和要素不断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差距不断被拉大的聚敛经济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讨产业的多样性集聚和以就业密度和产出密度所代表的城市经济密度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
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知识溢出作为一种区域资产在区域创新过程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并用来解释城市或区域间创新能力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于产业专业化集聚,产业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效应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溢出,实现区域创新。然而,随着多样性集聚研究的深入,近期研究对多样化外部性的争论点是,认知距离过远的两个产业之间是否会存在知识溢出?因此,从认知距离远近角度,产业多样性又被细分为相关多样性和非相关多样性。虽然当前的研究对是相关多样性还是非相关多样性能促进创新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但从理论角度来看,合适的产业多样化组合似乎成为了实现区域创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改善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才、资本以及知识在区域和城市间的流动,重塑了创新资源和要素分布的空间格局,不断冲击和改变着本地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纯粹从产业多样性集聚角度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当前区域间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
而要深入了解产业多样性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深入了解以下三个理论:
- 产业多样性集聚理论
自马歇尔(A.Marshall)提出产业专业化集聚更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的基本理论思想之后,学术界更多地开始关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并未正视产业多样性集聚会在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雅各布斯外部性的提出则支持了产业多样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创新这一观点。和马歇尔产业专业化的溢出效应不同,雅各布斯指出,最重要的知识溢出常常源自其它产业而非单一的产业内部,集聚区域内产业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实现创新。产业多样性从产业分布角度反映了集聚经济的广度,后续相关研究中对产业多样性的理解建立在产业类型的数量和产业分布的均衡性的基础之上,认为区域内产业类型的数量越多,产业的空间分布越均衡,产业多样性程度就越高,就越容易产生雅各布斯外部性。这种对产业多样性的传统认识忽略了不同类型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或者互补程度是否会存在显著的差别,以至于会影响到产业之间的知识溢出,从而影响创新的产生。
演化经济地理学家弗兰肯在雅各布斯外部性及其后续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距离远近的角度对产业多样性进行区分,提出了产业相关多样性和非相关多样性。弗兰肯指出,产业的多样性并不会在所有产业间都产生知识溢出,知识的溢出效应只会出现在两个具有一定关联的产业之间,他们之间具有相似的知识基础,且知识能被最有效地吸收和转化。Boschma(2009)对知识溢出是否能在不相关的两个部门发生提出了质疑。之后,Boschma 和 Frenken(2011)共同对相关多样性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他们指出当区域内存在关联或互补的产业数量越多,知识在这些产业之间进行有效转移和溢出的机会才越多,这就是产业相关多样性所带来的积极外部性。这种积极的外部效应在促进区域创新所需的知识溢出的同时,成为了其他相关性产业不断向区域内集聚的外部动力,带来了就业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基于相关产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必须区别于另一种多样性,即非相关多样性。非相关多样性可以用企业经济学中的投资组合理论进行解释,从经济学角度而言,非相关的产业可以定义为没有实质经济投入产出联系的产业部门。
在企业经济学中,投资组合理论经常用于集合资产的估值,或产品多元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的影响,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的程度取决于投资组合中每个要素相关的经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区域经济的产业部门组成可以类似于投资产品组合中的企业多样化组合,因为没有实质性的投入产出联系,较低的产业相关度可以保护区域收入,规避突如其来的某个或某些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冲击,这将特别保护劳动力市场,从而防止出现多部门、大面积的失业现象。根据这一推论,区域层面的产业非相关多样性将减少区域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相比之下,一个专门从事某一部门或相关需求部门的地区,由于需求冲击,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经济增长放缓和高失业率的风险。然而,非相关多样性的外部性作用在当前实证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验证。
- 经典密度理论
不同于产业多样性,经济密度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或区域集聚经济的深度。马歇尔早期的集聚经济理论认为,城市的经济规模(产业规模或者人口规模)越大,则该城市所聚集的经济活动总量就会越多,在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之下,则认为该城市越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增长,生产率也越容易得到提高。大量实证研究对集聚规模是否能促进生产率增长进行了论证,Tabuchi(1986),Fogarty(1988)等均指出城市中劳动力和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源的高度集中,有利于知识在不同的个人、企业、社会部门之间溢出和转化,实现城市整体效益的增长。虽然多数相关研究都基于经济规模建模,验证了城市就业人口或经济产出集聚规模对城市生产率或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效应的理论假设,但是经济集聚规模只能从总体上反映城市经济活动的总量,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经济活动总量上肯定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总量或者规模并不能科学地反映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经济密度概念则能更好地反映单位土地上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聚程度,因此研究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密度与劳动生产率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更有意义。Ciccone(1998)首次提出了经济密度与劳动生产率的理论研究模型,并采用城市人口的密度指标表征经济密度来衡量区域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在此基础上给出计量模型并利用美国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密度越高对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现有经济密度研究并没有给经济密度概念进行统一而明确的定义。罗罡辉(2003)将经济密度定义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在空间上的映射,经济密度直观反映了城市的空间经济产出与地域空间扩展这两个过程的协调与效率,内在反映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是衡量城市土地产出水平和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近年来,经济密度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多数研究结果都验证了经济密度对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在经济密度表征指标上和以往研究出现了差异,很多学者选择就业密度而不是总人口密度指标来表征经济密度,这也被当前许多研究所采纳,但单一的就业人口指标依然不能更为全面的衡量经济密度。 因此,依据现有经济密度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我认为经济密度反映了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就业人口资源和经济产出的集聚程度,可以用就业密度和产出密度指标进行综合衡量。
- 创新经济理论
熊彼特(J.Schumpeter)最早在《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中定义了“创新”,将“创新”概念首次引入经济学发展领域,他提出“创新就是将现有生产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20 世纪 50 年代,以索罗(S.C.Solow)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提出了新思想和创新的发展主要由技术创新来实现,技术进步从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外生变量逐步转化成为了重要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创新被引入管理学领域,制度创新研究开始成为创新研究的新方向。 随着创新经济研究的继续深入,学者发现创新不仅受到了技术进步的推动,还会受到法律法规、人力素质、服务体系、知识获取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影响,这是个系统性的影响过程,创新系统研究便应运而生,学者们从多尺度开始构建创新系统。除了宏观尺度的国家创新系统和中观层面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学者们还将中观的城市创新系统和微观的企业创新系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使得创新系统研究能够从多尺度、多角度进行开展并丰富。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进出口贸易对轻工业内部行业间的工资差距的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 美国对中国汽车行业FDI的贸易效应分析文献综述
- 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特征分析文献综述
-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文献综述
- 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转移研究文献综述
- 加入RCEP对中日韩三国间制造业贸易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华为手机进入老挝市场的SWOT分析文献综述
-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效益的分析——以留学生教育为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