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08 11:00:54

文献综述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 资金的融通是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因此,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农户借贷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户作为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影响其借贷需求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陈清华,张盼,2017)

  1. 农户及农户借贷行为理论
    1. 居民资金借贷

居民资金借贷行为包括居民融入资金和融出资金两方面的内容。融入资金是指居民从金融机构(银行和非银行,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基金会等)和其它渠道借入资金。融出资金是指居民以获取收益或保证资金安全为目的的资金运用,包括居民将其所获得的收入以储蓄形式存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或是通过一定方式借给其它个人或组织使用,或是进行以获取收益或控制权为目的的投资。(何广文,1999)

    1. 借贷行为理论

2.1、理性小农理论

倡导“理性小农”理论的杰出代表是西奥多·舒尔茨(T W Schultz),农民被看作为可以独立思考的理性经济人,这一看法认为农户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尽可能有效地配置现有的生产要素,能够表现出与资本主义企业主相同的经济行为。《理性的小农》作者波普金深入阐述了舒尔茨的看法,他同样表示农户可以依据最理性化的思考方式控制其行为活动,表现出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相似的特征。此理论认定农户拥有理性思考的潜在意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他们能够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依据如何使用生产要素原理合理分配资源。

2.2、道义小农理论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该理论出现,其代表人物是恰亚诺夫(Chayanov)。该理论认为较资本主义企业而言,农户的行为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强调农村家庭经济是一个独特的系统,农业生产和日常开销需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其目的并不是像资本企业主那样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进行经济主要是为了以较低的风险获取比较高的生存保障,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行事遵循的是“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农户不愿意冒较大的风险区追求利润,相反他们宁可选择规避风险保障家庭赖以生存的物资也不愿意去追逐较高的收入,农户行事原则更偏向保守型,即保证资金安全的原则。这一著名的理论即“道义小农”理论。

2.3、拐杖逻辑理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