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组合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11-08 15:04:14

文献综述

  1. 1组织承诺相关研究综述

2.1.1组织承诺的概念演进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作为当代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Becker在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组织承诺是指员工随着对组织的“单方投入”的增加而产生的一种甘愿全身心参加组织各项工作的感情。[1]这是一种基于“社会交换”的观点,他认为员工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的退休金、管理权限及人脉关系等都是提高组织承诺的积极因素。此后,关于组织承诺,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根据各自的需要对组织承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Kanter在1968年提出,组织承诺是个体对群体在感情上的忠诚和继续留在组织的获益和离开组织造成的成本之间权衡后,愿意留在组织工作的意向。[2]

Buchanan在1974年提出,组织承诺主要有五个要点:(1)员工希望可以尽其所能地代表组织;(2)有强烈的意愿想继续留在组织中;(3)对组织的忠诚度及归属感;(4)对组织的评价是正面的;(5)对组织的主要目标及价值的接受程度。[3]

Mowday 等人在1979年提出,组织承诺是个人对组织基于感情上的依赖以及个人对组织的忠诚度与贡献,它影响着个人对组织的投入程度。[4]

Meyeramp; Allen 在1984年提出,组织承诺是个人需要维持生计、实现自我和承担各种责任而继续与组织保持交易关系的行为。[5]

Salancik 等人在1977年提出组织承诺是个体因对组织投入太多而导致出现的依赖组织行为。[6]

Orsquo;Reilly 认为组织承诺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是顺从、认同、内化不同程度的混合。[7]

王重鸣在2001年提出组织承诺是个体对组织的一种责任与义务,源于个体对组织目标的认同,由此衍生出的态度与行为。[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