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文化困境及社工介入研究——以南通市平潮镇为例文献综述

 2022-11-08 15:10:37

文 献 综 述

摘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党中央和国家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在这个计划的实施中,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遭遇很多不同的困境,这些困境对于他们开展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所遭遇的困境列举出来,并对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困境研究;解决途径

  1. 选题背景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有计划、有数量地引导一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和社区就业。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农村问题,这些年逐步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引导高校毕业生参与到农村工作,以期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和人才建设,为农村带来新气象。

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然而,现在的农村依旧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农村人口中,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而很多走出农村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又不愿意返回农村,更多的是选择留在城市,这不利于农村的人才建设。由此“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有助于缓解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农村招聘专业人才,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农村建设的同时,大学生“村官”也成为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1. 选题意义
  2. 理论意义

大学生“村官”就职于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自治组织。农村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参与基层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有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助于了解民意,传达农民的诉求,切实反映农村的现状和需要;有助于密切党中央、国家和农民的联系,促进农村的发展(董敏,2012年)。从理论上来说,大学生“村官”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的群体。同时,由于我国具体国情,大学生“村官”的研究有助于增加我们对于农村建设和农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认识,促进中国特色农村建设理论的发展。

  1. 现实意义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有助于缓解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毕业生大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吸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到基层工作的机会。

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其领导干部都是由村民自主投票选举。在大多数农村,村民往往会选举那些德高望重或是有很强的农村工作经验的人,这些人是本村人,对本村情况了如指掌,但是大多学历并不高。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加入,为农村干部群体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体的整体素质。

招聘大学生“村官”有助于促进农村的发展,给农村带来新气象。时代在进步,发展也讲究与时俱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大多选择到城市务工,只剩下老弱妇孺坚守农村,由此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毫无疑问,农村相较于城市是落后的、衰败的。大学生“村官”的加入,可以运用自己的所学所会为农村的建设出力,完善农村的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

对于大学生“村官”自身而言,参与到基层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处理农村的大小事情时,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可以积累经验,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可以提高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