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伴随着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旅游者的需求多样性增加,民宿成为乡村体验式旅游的重要形式,而仅具备居住功能的民宿建筑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服务体验很大程度影响消费决策及游客对于乡村的整体认知。
针对乡村体验式旅游的形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者徐林强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定义: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对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旅游方式。体验式旅游注重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满足游客寻求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让游客感受到独一无二、针对性强的服务;让游客融入真实乡村生活,体验乡村的每个细节,深刻感受乡村的内涵和魅力。体验式旅游更注重让游客享受与自身生活不同的体验,让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体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旅游特色。
“好的服务,不是偶然发生的,是被设计的”正如全球服务设计联盟上海主席黄蔚说的那样。黄蔚为大家阐述了“服务设计”的理念和她一直推广的价值:服务不再是响应式的,而是主动的;服务不再是触点式的,是集成的、整合的;服务不再是预设好的,而是动态实时的路径;服务不再是“耗材”,而是价值的创造之源;服务不再是标准化、模块化的,而是客制化的、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设计,让人机比恰到好处;做到知需求、明取舍、正品牌。
在中国,服务设计理念刚刚引进。服务设计模式的探索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世界产业结构因服务业的发展而发生了全球性的变化,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而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必然带动着设计范式的改变。相对于制造经济时代的设计,服务经济时代的设计将走向多维度深化。王国胜教授在《服务设计与创新》书中分析了服务设计出现的背景与时代特点,通过服务设计的方法与案例系统阐述了服务设计思维的本质。更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剖析了服务设计如何在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环境下更好地推动本土公司与组织进行服务创新与转型。
从设计思维转换到服务设计思维的战略性思考,是支撑旅游业态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石。同王国胜教授一样,工业设计出身的蒂姆bull;布朗教授在《设计改变一切》书中提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影响力、高效、可广泛采用的创新方式,这种方式应当能被整合到从商业到社会的所有层面中去,个人和团队可以用它创造出突破性想法,在真实世界中实现这些想法并使它发挥作用。设计式思维,即本书的主题,就是要提供这样一种全新的创新式思维方式。
服务设计,跨越产品生命周期、交易环节;顾及多种人的体验和利益相关者;服务设计作为一门跨领域学科,是在体验设计、交互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基础上的整合设计。通过对有形和无形接触点进行系统、有组织的挖掘,来创造价值,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设计师成为协同者,而人人成为创造者。
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要“以人为本”,国外学者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中阐述到:人类大脑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次是先天的部分;行为层次即控制身体日常行为的运作部分;反思层次为大脑的思考部分。每一个层次在人的整体机能中起不同作用,每一个层次要求不同的设计风格。在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本能层的外观,也更要注重行为层的用户操作体验,同时也要在产品中加入反思层的情感设计,将这三个层次结合起来,产品才会更打动人。
游船作为旅游服务产品,是人和景的载体,为人提供观光和度假一系列活动。游船服务是游船管理者和员工借助一定的旅游资源或环境、游船及船上服务设施,通过一定的手段向游客提供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便利益的总和。游船在设计上要求造型美观,它既要满足游客旅游的要求,同时也可使游客达到疗养、度假、文化娱乐、社会活动等目的。著名学者彭一刚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提到:近现代的建筑由于结构厚度越来越薄,一般的建筑外部体形基本是内部空间的外部形象,建筑物的体型又是形成外部空间的手段。建筑的个性与性格特征植根于功能,但又涉及到设计者的艺术意图,即存在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的好坏对建筑的影响甚大,拟定建筑计划时首先就是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在环境既定后,地形对建筑物的布局就有较大的影响了,不过现在的机械水平和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增加了既定成本。无论是建筑群体还是商住结合、公共商住结合,把若干建筑形成一个群体是必然的。
在船宿服务设计中,以用户的观点与想法为基础,站在客户的立场,结合客户行为,描述客户所需要的服务类型。有助于直观地展现游客体验过程、明确游客活动与需求。体现游客和服务者在船宿系统中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而为船宿船体的建筑及室内空间做到精准定位。只有在船宿产品及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