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06 16:23:43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立题依据 (800-1000字)

    1. 选题背景

近年来,高血压有两大趋势,一是患病率和发病率的上升,并发症加重。二是发病年龄段的降低,中青年患者的增加。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而到了2013年的时候,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6%,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66亿,每5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gt;=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过去四次全国抽样调查都表明,中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远低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尤其是农村人群高血压防控水平更低。根据《201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规定,在初始用药的选择方面,主要根据个人情况,结合社会经济情况,根据我国现状,群体的治疗应是尽可能在一般高血压患者中推荐使用廉价的降压药物,首先提高治疗率,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利尿剂、beta;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剂(ARB)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或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为使血压达标,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使用。

治疗高血压不会降低患病率,只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并发症,延长健康寿命,减少死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也较高,这是因为发病人数增加和死亡率下降可导致患病率上升。人群患病率主要用于估计目标人群患者数目政策制定者可依此估算高血压所造成的医疗服务负担,并根据疾病负担的构成与防控效益决定用于筛选、诊断、治疗和管理高血压患者的人力和经费资源分配。根据2014年的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提出治疗原则(1)小剂量开始: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来获得疗效而使不良反应达到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而对2级患者,则可以使用常规剂量起始。(2)尽量用长效药: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的损害,要求每天24h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积极推荐使用1d给药1次而药效能持续24h的长效药物。若使用中效或短效药,则每天给药2~3次。(3)联合用药: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2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治疗。(4)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更适合该患者的降压药。而常用的药物根据指南分为5大类:CCB、ARB、ACEI、噻嗪类利尿剂、beta;受体阻滞剂。从医生的角度,首先得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和维持治疗药物,治疗中应定期随访患者,了解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

研究:了解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血压药物处方情况,对照指南评估临床用药合理性,为医生制定高血压病治疗方案的用药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重要机制之一。

正确的降压方法应该是持续平稳地把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并维持,而且不引起低血压或药物副作用。控制晨峰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性,持续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组治疗研究效果显示,治疗中度高血压,氨氯地平片的降压效果较美托洛尔片疗效好,不良发生率氨氯地平片较少。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好于单用非洛地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