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is Karsch,简称BmK)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辽宁、山东、河南等省和东亚地区。
中医临床所用的全蝎主要是指东亚钳蝎,起主要生物活性的便是全蝎尾部所产生的毒液,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等. 而且还有解毒、止痛、抗癌等作用, 因此具有应用开发价值. 但从蝎尾腺采毒费时而且量少, 因此进行东亚钳蝎神经毒素的表达研究, 将为其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东亚钳蝎钠通道毒素BmKNaTX-12是一种具有镇痛抗肿瘤活性的蝎毒素,其cDNA序列,已经得到阐明,是一种蝎长肽毒素。
本研究利用PCR技术结合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东亚钳蝎钠通道毒素BmkNaTX-12基因并装进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利用蛋白质变复性技术,对获得的包涵体蛋白进行变复性,及透析,超滤,我们获得了高纯度、高浓度的东亚钳蝎钠通道毒素BmkNaTX-12活性蛋白,为后续的蛋白质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中医临床所用的全蝎主要是指东亚钳蝎,在我国中医史上已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
自宋代以来,东亚钳蝎全虫便被视为一种名贵中药,用于镇痉息风、治疗风湿麻痹痛等。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蝎子具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所自70年代末开始了东亚钳蝎神经毒素的生化与镇痛药理学研究。
以前对蝎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化、药理学及电生理学,通过分离和纯化单组分的蝎毒素,研究其蛋白质结构及其对动物、离子通道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