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癌症早期诊断的现状和问题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疾病,实现癌症的精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癌症的治愈率是非常重要的[1]。
目前癌症的检查手段众多,主要有肿瘤标志物、肿瘤病理学诊断、肿瘤影像学及肿瘤内镜诊断等[2],但各种手段均有其相应的局限性。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能检测出早期无症状肿瘤,可以作为肿瘤辅助诊断工具应用于临床,但其缺点是缺乏足够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预后较差。
肿瘤病理学诊断至今被誉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其诊断结果主要依赖于病理医生的经验,有时会出现诊断困难,暂时无法做出诊断,甚至漏诊或误诊的情况[3]。
肿瘤影像学主要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检查、超声成像[4]。
CT易形成伪影,若患者对含碘的对比剂过敏,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超声成像具有实时性,诊断准确率依赖于操作者;肿瘤内镜诊断利于直视病变、发现早期恶性肿瘤、评价肿瘤的分期以及引导微创治疗,但只能对内镜可到达的腔道进行诊断或协助诊断[5]。
2磁共振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基本原理为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如氢原子核)会因其自旋运动而产生磁矩,在用特定频率的射频(radiofrequency,RF)激发下,该原子核会因能量共振吸收而被激发;停止射频脉冲后,被激发的原子核释放出能量回到基态而产生弛豫现象。
医学磁共振影像是通过具有空间位置依赖性的梯度磁场,实现对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的空间定位,再通过对氢质子MR信号的采集、处理及图像重建实现人体成像[6]。
MRI对肿瘤的重要作用在于术前正确诊断、精确定位以协助制定手术计划,监测治疗后的反应和肿瘤进展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