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OB液晶毛细管色谱柱的研制及应用文献综述

 2023-05-24 10:09:46

文献综述

1引言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具有高效率的,可用于难分离体系分离的分离分析方法。

一般气相色谱法中存在两个相,一相是固定相,作为吸附剂;另一相为流动相,即气相。

一直以来,对于如何提高气相色谱柱效的问题,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其问题的核心在于固定相的选择,北京理工大学的傅若农等人提出色谱柱的核心是固定相[1,2]。

固定相主要作为吸附剂在气相色谱中发挥作用,主要解决性质相近的化合物之间的分离。

根据样品的不同,所采用的固定相也应不尽相同。

由于传统的气相色谱填充柱不锈钢填充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涡流扩散,故传质阻力较大,很大程度上使得柱效受限。

对一些纯度要求较高的样品,无法满足要求。

毛细管色谱柱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情况。

毛细管气相色谱理论最早于1955年由Golay从理论出发,发现毛细管柱可以提高柱效,此后于1957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毛细管色谱柱的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