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中边缘女性形象分析——以《扶桑》、《第九个寡妇》为例文献综述

 2023-11-25 09:16:52

文献综述

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为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东西方文化魅力都做了独特的阐释,享誉世界文坛。她的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独特而具有象征性,且对于边缘女性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目前关于严歌苓作品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主题及写作研究及边缘族裔的创伤性研究。

一、严歌苓作品的女性主题及写作研究

作为一名知名的女性作家,从女兵、女知青、女农民到女性移民,严歌苓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她的叙事文本很少直接涉及女性地位,而是通过其独特的女性写作手法抽丝剥茧地来塑造更深层次的女性形象及意味。目前学术界对严歌苓作品的女性主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严歌苓作品中的意蕴。又如沈红芳发表于《当代文坛》中的《在苦难中升腾——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指出严歌苓小说通过承认苦难是生命的常态取消了女性与苦难、与男性的对峙关系,通过自己生命感觉的丰盈确认了自身的存在。同时林栋发表在《楚雄师范学院学报》中的《“稚钝”与“灵性”视野下的女性自由之路探索——浅论严歌苓扶桑、第九个寡妇中的女性与自由》认为严歌苓省略了环境和遭际参与人格塑造、激发人性潜质的过程,完全诉诸天分的灵性、稚钝两种质素反而阻碍了小说对“女性—人性”问题的深入挖掘和探索,因而人在环境和遭际中的自由问题被化约为“苦难中的偷欢”;如程祥华的硕士论文《严歌苓小说的女性话语研究》(湖南大学 2013)对严歌苓作品做整体性观照,考察女性在性别、父权、文化等场所中的“弱者”地位与“失语”处境以及女性如何挑战和冲破主流话语的控制,构建起女性话语权,进而获得生命的完整。

二是探索严歌苓的女性书写模式,如熊延柳发表在《电影文学》中的《从“救赎他人”中“救出自己”——论严歌苓的女性书写模式》则向我们揭示了严歌苓书写女性命运的“救赎模式”,进而揭示严歌苓的女性精神内涵,认为透过这些女性形象展示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女性生命意识,她们对于苦难的承担最终成为救赎所在。又如李仕芬发表在《华文文学》中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写作——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首先从文题切入,此后探讨此小说以女性视角响应或反击一向主导的男性视角,加之叙述对身体的重视以反映问题及建构女性的生存空间,最后提出这部小说结连民间传说,以想象方式建立女性神话传奇的叙述方式。

三是对严歌苓作品中具体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如邓玉英发表在《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的《悲剧与抗争——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认为严歌苓始终站在人性的高度来看待女性的生活悲剧,在揭露人性丑恶时也不会忽略她们的善良和宽容,这种悲天悯人的精神给人以启迪。又如马炜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的《地母·佛性:严歌苓小说中“扶桑”、“葡萄”形象探析》认为严歌苓在对葡萄、扶桑这类最底层最卑微的女性的美好“人性”和伟大“母性”的极致表达中发掘出了佛性的大慈大悲和无限宽容,这类形象寄托了严歌苓对于一种超越种族、民族、时间、空间的永恒神性的生命形态的思考。

二、边缘族裔创伤性研究

严歌苓旅美作家的独特身份,加之其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使她的作品中带有浓厚的跨文化及边缘族裔为主题的创伤意味。目前,以严歌苓作品中边缘创伤性为视点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多的成就。而对“边缘”的定义则有所不同。严歌苓在其小说创作中,喜将人物形象置于男权中心文化与女性边缘文化、西方中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之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