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文献综述

 2024-06-29 23:26:45
摘要

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是近年来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其核心在于关注儿童的需求,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分析。

研究发现,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化,评价体系逐渐完善,实践探索不断丰富。

但同时也面临着政策机制不完善、空间规划缺乏系统性、公众参与不足等挑战。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广优秀实践案例,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关键词:儿童友好型城市;城市空间;儿童权利;空间正义;参与式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1.1儿童友好型城市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于1996年提出,其核心理念是将儿童的权利、需求和利益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包容、友好的成长环境。


##1.2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并非仅仅指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更涵盖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多重维度。

在本研究语境下,城市空间主要指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包括居住区、学校、公园、街道等。


##1.3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
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城市空间时,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有趣、富有启发性的空间环境,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