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CM-41孔径变化对萘羟基化反应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09-25 01:07:29

全文总字数:5171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1 介孔分子筛1.1.1 介孔分子筛简介介孔分子筛是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凝胶-溶胶、微乳或乳化等化学过程,通过有机物及无机物之间的界面组装生成的,孔径在 15100 之间。

介孔分子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良特性:(1)远程有序的规则介孔结构;(2)较窄的孔径分布并且可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改变孔径的大小;(3)较好的热稳定性;(4)形貌、结构、尺寸的可调控性;(5)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6)骨架的可修饰性。

介孔材料一般分为以下几大主要类型:HMS系列、M41系列、SBA系列、ZSM系列、MSU系列、FDU系列。

1992年美国Mobil公司的研究人员突破传统的[1,2]微孔沸石分子筛合成过程中单个离子起模板或溶剂化的分子作用的原理,利用一个有序组织的阳离子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合成了结晶硅酸盐/硅铝酸盐介孔分子筛系列材料 M41S。

M41S系列材料的合成方法比其他介孔材料要简单,因此,它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介孔材料。

M41S系列主要包括MCM-41、MCM-48、MCM-50,这三种材料的结构分别为二维六方、三维立方以及层状结构。

它们一般是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通过S I作用(其中S 为表面活性剂物种,I为硅物种)形成介观相,然后经过老化、离心、分离,最后用溶剂萃取或煅烧法除去模板,制得M41S系列的介孔材料。

MCM-41材料拥有高度有序的六方层状一维孔道结构,较简单的合成步骤,较窄的孔径分布,可控的孔径和表面性质等众多优势。

因此被广泛的研究用于均相催化,分离,吸附等方面[3]。

1.1.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关于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方法的研究在不断地进行中,由最初的水热合成法发展到其他合成法,包括室温合成,水热晶化法,高温焙烧法,微波辐射法,超声法,相转变法,非水相体系合成法,湿胶焙烧法和杂多酸协助法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