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创新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而高校科研人员作为高校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自我效能感对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出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对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其结构维度;其次,从个人特质、组织环境和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最后,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1.1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特定行为的能力知觉、判断或信念[18]。
创新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创新领域中的体现,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进行创新活动的信念和判断。
具体而言,是指高校科研人员对自己是否拥有进行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并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的信念[1]。
1.2创新自我效能感的结构维度
学者们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结构维度尚未达成共识,但普遍认为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一些学者认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问题识别和定义:指个体对自己识别和定义新问题的能力的信念。
想法生成:指个体对自己产生新想法的能力的信念。
想法评估和选择:指个体对自己评估和选择最佳想法的能力的信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