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特征与模式文献综述

 2024-08-12 20:23:59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环境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追究污染者责任、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环境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特征与模式”为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概念、特征、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特征;模式;制度完善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造成环境损害,责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协议约定对造成的损害进行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

其核心在于明确环境损害的责任承担,并通过经济手段促使责任主体承担环境责任,以实现环境保护和损害修复的目的。


相关概念解释如下:
1.生态环境损害: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的不利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健康、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损害。


2.责任主体:指实施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单位或个人。


3.赔偿范围: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包括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等。


4.赔偿模式:指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不同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例如行政主导模式、司法主导模式、混合模式等。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研究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