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政策综述文献综述

 2021-09-30 23:02:1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光伏产业,简称PV,是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即光生伏特的产业链条。由于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常规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各国政府的激励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和市场得以迅速发展。笔者旨在从光伏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政策的内涵、特征和作用、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三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在过去几年里,光伏市场发展迅速,是能源技术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在国外,OsamuIkki(2003)以日本光伏市场为切入点,认为在产业结构成本降低、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激励机制的协同效应下,光伏市场的产能将不断扩大。Peter,Asmus(2008)推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有的电网可能结束,像太阳能社区和太阳能安全网等新概念将逐步融入公众的生活。

在我国,有学者研究了世界发达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如宇文旭(2009)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通过数据与图表说明了包括日本、美国、欧盟以及我国在内的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以及装机量的发展变化趋势。王伟(2012)分析欧洲各国光伏产业当前的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的新兴市场,提出抓住机遇,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是我国光伏企业摆脱当前面临的严峻局面,应对挑战的最好途径。

还有学者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康玉泉,孙庆兰(2010)、朱晋伟,孙江涛(2012)、倪秋菊,冷德俊(2013)和萧函(2013)均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迅速扩大以及产能过剩的问题。此外,朱晋伟,孙江涛(2012)明确指出国内市场尚未启动,且亟待扩大与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面临产业链不健全、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恶性竞争加剧产业链中间强、两端弱,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短缺的不足;吴茜薇,王振波(2012)提出核心技术缺乏、金融危机创伤恢复还需较长时间等问题。萧函(2013)通过研究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动向提出了该产业仍停留在示范阶段的问题。倪秋菊,冷德俊(2013)还提出我国产业升级的开工率低、政策依赖性高和升级动力不足的问题。李雷,王通胜,魏志勇(杨春)(2013)指出,,2009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先后经历了欧盟、美国、印度的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另外还有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后续发展。

二.产业政策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从产业政策的内涵来看,正村公宏(1986)提出应当把以产业为对象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统称为产业政策。任宇北(1995)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从全局着眼,在对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目标进行构思的基础上,提出为实现构思目标而选择的具体政策。安建华,张玉路(1996)提出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贸易政策、产业保护政策。

从产业政策的特征来看,梁开竹(2002)提出产业政策不同于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则,它是一种独立的经济政策,实质是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干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汤清,袁慧明(2010)提出金融危机下产业政策的新特征:1.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内容;2.发展清洁能能源,促进产业升级;3.综合利用供需两端的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

从产业政策的作用来看,高新才,滕堂伟(1997)和赵嘉辉,孙永辉(2012)均提出弥补市场缺陷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这一作用。此外,高新才,滕堂伟(1997)提到另外三种作用:1.减低极化效应的需要。2.现代经济增长的需要。3.能够对比较利益机制进行修正。赵嘉辉,孙永辉(2012)另总结出以下作用: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提升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增强本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国家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