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ZSM-5附烃类转化制CO工艺蒸汽冷凝液性能研究
1制CO工艺冷凝水的来源及回收问题
CO是合成气的主要成分,随着C1化学技术的发展,对CO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外大型生产装置大多采用烃类蒸汽转化制取CO。以天然气为原料,经过蒸汽转化、二氧化碳脱除和分离等单元制取CO。其中,蒸汽转化反应与蒸汽转化制氢类似,主要反应有[1]:
(1)甲烷转化:
CH4 O2CO 3H2-Q
(2)烃类(C2以上)转化:
CnHm nH2OnCo (m/2 n)H2O-Q
(3)CO变换反应:
CO H2OCO2 H2 Q
水蒸气与原料天然气按一定比例,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高温转化生成一氧化碳。为了加速裂解过程产生的烃类和甲烷转化为一氧化碳,进料时需加入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经过冷凝和分离即生成工艺冷凝水[2]。按照原设计,工艺冷凝水回收后,将和外来合格脱盐水一起进入锅炉,产出的高压蒸汽供天然气转化所需、透平压缩机的驱动动力以及作为热源供换热器使用[3]。然而,在实际生产运行发现,工艺冷凝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无机盐和少量甲醇、甲醛、甲酸等有机杂质[4]。杂质的存在导致冷凝液pH降低,电导率升高,不符合锅炉的使用标准。目前,工业上是经过闪蒸、离子树脂交换、除氧过程后,再将冷凝水作为锅炉给水。但即便如此,因该冷凝液量较大、pH值偏低(6~6.5),只能一部分送去锅炉给水,大多数送循环水系统进一步处理、回用,还需要直接排放一部分工艺冷凝水,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装置的能耗。而国内采用烃类蒸汽转化制取粗氢和PSA提出氢气的制氢装置都存在以上问题。因此,若能成功研究开发科学合理的冷凝液处理方法,在国内石化企业将具有极大的技术推广前景,并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