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537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全文总字数:5537字
{title}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title}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费若怡 学 号: 2304110303
所在学院: 法律与行政学院
专 业: 行政管理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大学生求职研究
指导教师: 陈宇光
2015年 1 月 16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
文 献 综 述 一.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了大众教育阶段,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也由原来的统招统分逐渐演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择业制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在劳动力这座金字塔上,大学毕业生处在这座金字塔的上层。然而,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些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们不再得到社会的万分宠幸,是什么原因导致每年有200多万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遭到人才市场的普遍冷遇,并陷入为了饭碗而抢破头的境地,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近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尤为关注,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既包括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城乡差异,教育体制等宏观社会因素角度的思考,也包括在微观层次上从毕业生社会资本差异等对其在劳动力市场中不同求职结果的解释。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新兴理论之一,被广泛运用在众多领域,使其成为研究和透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视角。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对于大学生就业意愿、就业机会以及就业质量的影响强弱关系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效用及差异,进行了大量具体研究。披露了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总量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主要还是一种潜在的和间接的作用。而对大学生就业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则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基于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资本使用情况及其对就业结果的作用进行考察,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 社会资本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资本概念内涵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理论概念。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最早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通过对体制化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主要是指通过参加某些社群得到利益和机会。布尔迪厄认为场域的本质是社会行动者、团体机构、制度和规则等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网络。美国罗伯特普特南教授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一次成功的合作就会建立起联系和信任,这些社会资本有利于未来完成不甚相关的任务时的合作。美国亚历山德罗波茨教授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处在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美国社会学者布朗将社会资本总结为三大类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以及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本是影响个人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人们尽力创立这种资本,需要的人越多,创造的社会资本数量也越多。林南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财富、地位、权力和与个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那些人的社会关系。林南认为,弱关系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弱关系是涉取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伯特认为关系的强弱与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第一章研究设计性理论的提出,使对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的分析,必须被重新置于对社会关系的分析的基础上。嵌入性理论提供给人们的启示是,经济、政治等行动都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边燕杰在《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一文中,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与格兰诺维特截然不同的强关系假设。由于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不同,是强关系而不是弱关系承担着桥梁的作用。在《社会关系网络与求职过程》一文中,边燕杰总结认为,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信息的传递往往是人情关系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而谋职在中国的计划体制下不是一个自由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人情的强弱就会产生不同效果,因为人情的实质是情意、实惠的交换。强关系往往表明这种交换已经在主客双方长久存在,相互欠情、补情的心理,使得有能力提供帮助的人尽力在对方请求下提供帮助。社会资本的运作是行为个体利用现有的资源,嵌入于与他人建立的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从而实现向上移动和资源积累等工具性目的的行为过程。社会资本的运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在微观的社会交换中的互动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的约束和控制相结合的过程。 2、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选择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7年6月对28所高校毕业生调查显示,在求职信息来源中,父母、亲戚、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的比例为22.6%;在求职费用中,人情礼品消费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这意味着毕业生更加注重利用社会资本。钟云华、应若平对湖南四所大学的50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与求职进行阶段,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非正式渠道来获取求职信息与工作岗位;在体制外,非正式渠道的使用比例也很大 3、社会资本使用对大学生求职产生的作用 对于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效用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资本与在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相关性分析,二是社会资本对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其中关系强度对大学生就业的效用差异是关注的焦点。且研究大体遵循两种思路:第一种是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如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所在地以及父母学历来表征社会资本,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第二种是分析关系网络对就业的影响。不同研究者遵循两种不同的思路来探讨社会资本与就业意向、工作落实情况的相关性。 杜宇、丁建安在《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首次成功就业》一文中提到家庭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指导毕业生求职时,善于推动毕业生利用好家庭社会资本,促进其就业。孟大虎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谢永、赵亚普在对南京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实证研究后得出了:家庭收入越高,子女获得更高收入水平的可能性越高并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有可能进入公共部门工作的结论。尉建文认为父母的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从政意愿影响显著,家庭社会网络异质性越大,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越高。李乐的研究表明:就单位选择而言,家庭的经济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管静娟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王大成、张娴初通过对对山东大学2010届本科学生进行的电话调查得出社会关系网络渠道与就业过程绩效、结果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渠道对就业绩效的贡献程度位列第二。谢勇、赵亚普则认为社会资本尤其是以人情为代表的强关系对于体制内就业仍然具有重要影响。郑晓涛、李旭旦以上海某高校的175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在通过关系获取工作的大学生中,强联系越多,网络资源跨度越大,收入水平也越高。康小明从网络达高度、广泛度、声望幅度三个层面研究了高等教育阶段积累的社会资本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第1年和第3年时的年薪收入水平以及进入劳动力市场第3年时的职位等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二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也有实证调查发现某些社会资本因素对于大学生求职的效用不显著。谢勇、赵亚普使用南京市部分高校的实证研究后发现家庭的收入水平以及家庭所在地等社会资本因素与大学生的就业概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关系。对于现有研究结论的差异,薛在兴作了多角度的分析,其中三点分析值得注意:一是不同研究人员从自身需要出发,对社会资本做出不同的界定和操作化,导致测量结果差异很大;二是现有大部分研究调查的样本量过小,而且局限在一个学校,甚至一个专业,样本缺乏足够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受到抽样偏差的影响;三是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受到多种已知与未知因素的影响,在不能完全控制这些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便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 三、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效用中的规律 在职业地位获得研究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两种重要的理论视角。一些研究试图比较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对重要程度,但并未获得一致结论。 一是人力资本重要说。陈海平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许多学者也普遍持有这种看法,认为随着体制的完善和劳动力市场的转型成功,人力资本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将起到主导作用,社会资本的作用会逐步降低,但这一说法目前尚缺乏实证数据的验证。 二是社会资本重要说。在理论阐释方面,徐晓军认为社会资本的运作受到信息与竞争力两个方面的制约。随着现实中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息越来越复杂,因此社会资本运作的空间在扩大。陈成文、邝小军认为不论竞争是否激烈、信息是否复杂,关系取向的文化、习惯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有没有关系。谢勇、赵亚普认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不同方面:人力资本因素与大学生的就业概率、起薪水平之间均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则对于大学生进入公共部门内就业具有重要作用。黄敬宝认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大学生就业的双重动力,但随着就业环境变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同指标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会发生变化。就业形势变差,则人力资本的作用弱化,社会资本的作用强化。 但现有研究也存在几点不足:第一,不同研究者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缺乏严谨的界定,有些研究者将社会资本狭义地理解为社会关系,有些研究者则宽泛地理解为除去人力资本要素以外的所有因素。概念界定的模糊与不一致,导致设计的社会资本测量指标差异悬殊。第二,林南将社会资本分为可接触的社会资本与动员的社会资本两利□类型,目前关于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可接触的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初职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属于横截面研究,而对于社会资本的具体动员缺乏关注。第三,目前的研究忽视了对社会资本局限性、对社会资本运用合理性的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1.钟云华、应若平. 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渠道研究[J].高教探索,2006,(05) 2.杜宇,丁建安. 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首次成功就业.[A]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 (11) 3. 孟大虎,苏丽锋,施璐璐.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A]经济学动态,2012, (01) 4. 谢勇,赵亚普.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A]南方人口,2009,(03) 5. 尉建文. 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9, (02) 6. 李乐.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A]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 (05) 7. 管静娟.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A]青年探索,2007, (02) 8. 王大成、张娴初.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A].现代教育管 理.2010, (10) 9. 郑晓涛、李旭旦、相正求.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A].高等研究.2006, (08) 10. 康小明. 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毕业生职业发展成就的影响与作用[A].清华大学教 育研究.2006, (06) 11. 薛在兴.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述评.[A]中国青年研究,2009, (11) 12. 陈海平.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A].青年研究,2005, (11) 13.边燕杰. 14. 边燕杰. 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A]社会学研究,2009,(05) 15. 黄敬宝.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2010年北京18所高校调查.[A]生产力研究,2012,(06) 16.田亚伟,于水.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关于国内文献的综述.[A]河北青年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 17.刘新华,杨艳. 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差序就业关于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A]教育学术月刊,2013,(5) 18.李聪聪.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A]法制与社会,2009,(05) 19.李蓓达.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文献评述.[A]社会研究,2011,(02) 20.康开洁. 透过社会资本看当代大学生就业_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述评.[A]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6) | , |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