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政务大厅建设与优化——以南京市政务大厅为例文献综述

 2021-10-19 22:38:3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自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发布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简政放权改革,这一举措是新型政府为了适应当下经济稳步增长的发展和宏观调控通货膨胀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手段,简政放权其实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型,随着大量的权利下放,基层政府所承担的各项事务对当地的政务处理能力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而基层政务大厅作为传统政府与公民接触的窗口也面临着改革的需要。

而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其独特的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整体运作视角,对公民的公共需求与政府层级、功能以及公私部门关系等提出的协调与整合,完美的契合了现在地方基层政务大厅改革所提出的种种要求。

本文将以南京地方基层政务大厅为例,在走访与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与整理现今地方政务大厅改革所面临的的困境与不足,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相关观点以及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实操意义的建议。

二、国外学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向整体性治理理论是在传统公共行政衰落之后的又一前沿性课题新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它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对新公共管理论践行过程中所造成的过度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

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认为新公共管理的践行中会出现一、部门间转嫁成本资源浪费,二、运作过程中相互冲突的项目,三、不同部门目标的冲突,四、部门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五、回应需求时多头问题,六、公众无法获得恰当的公共服务。

而上述的种种问题正是我们在地方政务大厅改革中所会遇见的一系列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核心就是整合,整体性治理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下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服务系统呈现的是一种分散状,这使得公共部门的权威也随之被分散,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干预以及信息沟通功能被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整体性治理提出了依靠三种机制来整合管理:1.协调机制,官僚制度下需要各个部门的分工与专业化,不同于以往的协调,这里协调机制更多的是强调在信息、认知与决策方面的相互介入参与和理解。

2.整合机制,在整体性治理的语境中,整合是指集中全部调度伟公共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无缝隙的公共服务。

3.信任机制,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治理结构中,各个部门是一种非隶属关系的相互依存协作的状态,由此,在部门间建立一个可靠的信任机制尤为重要,可以采取1.建立承诺。

2.采取分散团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部门内部大规模抵制整体性运作的问题。

3.减少控制管理的幅度,给予部门成员更多的自主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