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及环境问题使得寻求一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重要。纤维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性好的、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来源,在许多情况下可用于代替石油化合物。[1]纤维素由于其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大量存在而难以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进行加工。[2]我国纤维素年产量约六亿吨,但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利用过程中,纤维素的溶解是首要问题。近年来,人们对纤维素溶解体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各种纤维素溶解体系也相应诞生并日渐成熟。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溶解纤维素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纤维素与溶剂体系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相对易溶解的纤维素衍生物;另一种为物理溶解,即纤维素与溶剂体系不发生化学反应,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直接将纤维素溶解,保留了纤维素大部分的天然特性。为了保证实验成膜的品质,需要熟悉各种溶剂体系的溶解机理和优缺点。
目前,石墨烯是最薄的二维晶体材料,且拥有独特的二维蜂巢状晶格结构,其厚度仅为0.335nm。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光学性质,杨氏模量为 1000GPa,断裂强度为130GPa,电子迁移率高达2times;105cm^2/(V·s),透明度可达 97.7%。石墨烯独特而优异的性能,使得其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显示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方面。[3]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不仅面临着日益短缺的局面,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道气。因此,从烟道气中脱除二氧化碳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关键。因此二氧化碳的膜分离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应对气候的变化,就已经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的原料。古代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和蚕丝这种长纤维。但直到十九世纪才发现这些纺织原料的本质均为同一种物质。在1939年法国学术会议上,Payen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纤维素(Cellulose)。
随着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纤维素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应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对于纤维素的溶解,国内外均有广泛的研究:
2.1 纤维素衍生物溶解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