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MPA引发St/MMA的共聚研究文献综述

 2023-06-02 08:58:50

文献综述

1.前言溶剂化电子由过剩电子与周围溶剂分子结合形成,不同于传统的强束缚电子,其通常远离分子骨架,是一种具有明显里德堡特征的弱束缚电子[1]。

有关溶剂化电子的研究要从1864年溶剂化电子的发现说起,Wey1, W .发现碱金属溶于液氨中,生成一种淡蓝色溶液,并随溶解量的增多,颜色遂渐加深。

这一现象立刻引起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

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和认知水平有限,溶剂化电子这一概念直到1918年才被提出。

随后,1962年 Hart和 Boag等人的液态水光激发电离辐射实验发现光解产物在700 nm处有一短暂的吸收峰,并认为这是由于电离产生的游离电子在水环境中的溶剂化造成的[3]。

1984年,Holton等人在溶解锂的甲胺溶液的核磁(NMR)实验中观察到了1H、14N等共振核的奈特频移(Knight shifts),并认为这是由于溶剂化电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费米超精细相互作用造成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溶剂化电子的存在[4]。

2.溶剂化电子2.1溶剂化电子产生的方法由碱金属溶于液氨之后所得的深色溶液得出溶剂化电子,且溶液颜色随溶剂化电子浓度的增加而由蓝色慢慢转为铜色(碱金属浓度大于3mol/L时)。

溶液的电导率近似于电解质溶液,溶液具有顺磁性,其电子顺磁共振(EPR)的波谱分裂因子(g)接近于自由电子的g值[5]。

碱金属﹑部分碱土金属溶于甲胺、乙胺、六甲基磷酰三胺( HMPA)等极性溶剂中可得到溶剂化电子[6~7]﹐一般对溶剂化电子的讨论限于金属-液氨体系,因为它们在其中的寿命可达数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