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10-06 13:55:1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

1983 年Brown 等首次报道, TTCP [ 磷酸四钙Ca4O( PO4 ) 2 ) ]和DCP (磷酸氢钙CaHPO4 ) 的混合粉体与一定量磷酸盐溶液混合,在生理温度下30~60min 内可形成羟基磷灰石[Ca10 ( PO4 ) 6 (OH) 2 , HA ]而自行凝固。

而羟基磷灰石是动物骨骼无机相的主要成分, 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结构、成分和脊椎动物的牙齿、骨组织中的无机质相似, 与骨组织极易结合, 生物相容性好。

羟基磷灰石的存在提供了骨沉积和生长的机会, 并为成骨细胞提供支持表面, 从而诱导新骨的形成。

另外, 该材料与骨组织呈直接的骨性结合, 在接触面上可以互相键合, 形成化学结合。

临床免疫学检测结果表明,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不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 不改变机体的免疫状况。

自此,大量研究者开始了对CPC 的研究,各种类型和配方的CPC 层出不穷。

与临床仍在使用的传统骨水泥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比,CPC 在凝结力(Cohesion) 和硬化体综合力学性能方面有所不足,但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优越。

PMMA 为非降解材料,不能与宿主骨组织形成化学键合,其固化过程的高热产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释放也有损区域内的组织和细胞;而CPC 是一种具有骨传导活性的可降解材料,固化过程放热量小,随着CPC 在生物体内的降解,新骨逐渐覆盖CPC ,二者间形成化学键合。

CPC 可广泛用于整形外科、牙科、骨移植、骨缺陷修复、细胞和活性因子载体,注射型CPC 还可用于微创骨移植(Micro2invasive bone graf ting)。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