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复合纤维膜的制备文献综述

 2021-10-23 20:17:0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前言药物主要通过口服、注射、植入、皮肤、黏膜吸附等方式进入人体,随后通过吸收,扩散,代谢作用在人体血液内,需达到一定药物浓度和药物作用时间才能产生治疗效果。

在传统给药方式中,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快速达到药物浓度的最大值,而后不断降低,作用周期短,难以长时间维持药物最佳浓度,需不断增加给药次数和给药量维持机体内药物浓度。

同时,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随代谢作用,通过血液分散到全身,药物利用效率低。

传统的给药方式不但加剧了药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还加大了脏器系统的负担。

在近年医药发展中,为解决药物作用时间短、作用效率低等问题,以载药为核心的药物缓释体系因具有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给药次数等特点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1]1.发展历史自从1969年L. L. Hench博士制备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以来,此材料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组织矿化和再生的研究[2],但最近发现了它们在软组织修复中的潜在应用,作为骨骼或牙齿替代物植入生物体后,能在植入界面引发特殊的生物学反应,进而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结合的复合体,并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3],但BG仍然存在成骨速率低、载药率低且释放速率快等不足。

之后研究者在研究缓释材料时逐渐向纳米结构材料倾斜。

1990年M41S分子筛族中合成出的新型介孔材料MCM-41,被应用在控制药物运输系统(DDS)中[4]。

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硅介孔材料具有长程有序的孔隙结构、一定的孔隙体积、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富含大量的硅醇键、可被功能化等特点,可更好的应用于控制药物的装载与释放[5]。

2005年Yan等人使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方法首先制备了新一代的生物活性玻璃--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MBG)[6]融合了BG和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MS)等生物材料的优点,其具有均匀的纳米级介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生物活性等特点,成为BG之后广受研究者们关注的新型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