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场致发射质谱用离子源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27 10:41:0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3.1场发射阴极

传统EI电子轰击离子源的灯丝一般是钨丝或氧化物,在被电流加热到一定程度,电子会获得能量挣脱束缚从表面逃逸出来,提供电子束。然而,传统的热阴极灯丝存在一系列问题,像金属阴极(如钨阴极)的发射比低,加热功率大,工作温度高达2400.2600K,有分解残余气体,加热后发脆;氧化物阴极的发射比较高,但暴露大气后极易中毒,离子的轰击会破坏其发射性能,降低发射比,长脉冲运行时发射性能也下降。另一方面传统热阴极存在结构复杂、功耗大等问题,随着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热阴极系统的加工难度不断加大。冷阴极离子源与热阴极离子源相比,具有功耗低、结构简单、抗氧化强、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1,2]

目前的真空测量应用中,除热电子发射以外,其它的阴极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光电发射阴极、二次发射阴极和场发射阴极。其中,只有场发射理论上有可能解决热阴极所存在的问题,因为光电发射的实现需要高亮度紫外光源,而且发射电流很低,受气体吸附影响严重; 而实现二次电子发射需要初始电子或离子,同时也会受到气体吸附的影响; 场发射阴极( FEC) 通常在室温下工作,因而也被称为“冷”阴极。从 20 世纪中期开始,真空测量领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场发射阴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金属单尖、“金属- 绝缘体-金属”( MIM) 阴极、P - N 结阴极、金属场发射阵列( FEA) 、碳纳米管(CNT) 阵列。[4]

3.1.1 金属单尖

阴极金属单尖是最早作为 FEC 应用于真空规的场发射阴极,通常采用湿法刻蚀的方法制备,如利用氢氧化钠(Na OH) 溶液刻蚀金属丝可获得曲率半径几百纳米的单尖。1987 年,李旺奎等用NaOH刻蚀0.2mm钨丝的方法制备了100 ~ 300 nm 的钨尖冷阴极,门极电压为 400 V 时,能够产生几微安的电流,但是由于钨尖处于能够进行场致发射的电场强度下,极易发生与离子的碰撞造成钝化,因此该方案并不稳定。[5]

3.1.2金属-绝缘体-金属阴极

阴极“金属 - 绝缘体 - 金属”( MIM) 阴极包含两个金属电极1 和 2,两者之间由一层几纳米厚的绝缘薄膜( 如氧化物薄膜、氮化物薄膜、氟化物薄膜或者聚合物薄膜) 隔开,当两个金属电极间加上几伏电压时,穿过极薄绝缘层的强电场能够使金属电极 1 释放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注入绝缘层并加速,最终部分电子穿过金属薄膜 2 溢入真空,而部分电子会被金属原子所散射,极小部分电子在穿过绝缘层的过程中也会溢入真空环境。1990 年,Mitsui 和 Shingehara 首次将MIM 阴极应用到 B-A 规。通过蒸发和氧化过程制备 Al - Al2O3-Au 结构,阴极面积2 mm times; 3 mm,平均场发射电流 7 mu;A。

真空测量应用中发现,场发射电流低和工作寿命短是主要的问题[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