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以杭州城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15:00:31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方法综述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园绿地可达性评是价一个城市公园服务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能够很好的描述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合理性及服务公平性。本文首先对可达性概念及特征进行阐释,总结了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中常用的7种方法,并分别阐述了其原理和优缺点,为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方法;

引言

城市公园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城市建筑等取代与市民对绿色空间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主要的自然景观元素和休闲游憩场所在缓解这些矛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002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城市公园绿地定义为: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城市公园绿地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城市公园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常被用于城市影响力的评价,并已成为市民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指标。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城市绿地的合理布局评价往往局限于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三大指标,而忽略了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资源共享用的社会公平性,以及由此引起了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系列问题[3]。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休闲游憩功能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关注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其数量和质量,往往更加侧重于方便快捷的通往公园的可达途径。因此,探究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情况及潜在效益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其可达性[4]

可达性概念

Hansen(1959)首次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可达性,也叫通达性、易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Johnston,1994)[5]。不同学者以及不同学科领域对可达性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三种:(1)可达性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获得或接近的目标对象的数量多少;(2)可达性指克服空间阻力的难易程度;(3)可达性指空间点与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作用潜力[6]。由此可见,可达性也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起点、终点和交通系统[7]。空间可达性衡量的就是从起点经过某一道路交通系统到达终点的难易程度。此外,可达性不仅仅体现出空间、时间的概念,同时它也具有社会价值。

对于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俞孔坚等认为,它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景观(源)的相对难易程度,其相关指标有距离、时间、费用等等,可利用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衡量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给居民提供服务的可能性或者潜力,并以中山为例, 探讨了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进行景观可达性评价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8]。刘常富等指出城市公园可达性的方法与关键问题,并以沈阳市为例,结合道路和人口分布分析了沈阳及其各行政区城市公园的可达性和服务状况[9-10]。胡志斌等以人口密度、道路分布、土地利用及绿地等数据为模型参数,以沈阳市城市公园为例,基于引力势能模型建立了可达性评价模型,重点分析了城市公园空间分布与居民的关系[11]。尹海伟等将可达性和公平性指标引入到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评价中,构建了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评价框架,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上海和青岛为例,对评估框架进行分析和验证[12]

影响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因素很多,通常包括:(1)公园绿地与居民居住地间的阻力大小。空间阻力越大,可达性越低,主要阻力为距离、时间及费用。(2)公园绿地的吸引力。一般城市公园的环境状况越好,格局越大,其吸引力越好,可达性就越高。(3)城市居民分布及其特征。城市居民的年龄、职业、身心健康等都会影响其对公园的需求和对空间阻力的感知[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