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6 18:03:42

耕作制度转变对区域环境污染影响综述

摘 要: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同的耕作制度在耕作时被采用。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我国的土壤环境受到了污染,从而导致农作物受到污染,危害人民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多学者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以本科毕业设计:耕作制度转变对区域环境污染影响以杭州市为例,利用遥感影像和相关数据,对其研究背景、意义以及耕作制度对环境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总结认识与展望,旨在为本科毕业设计提供研究目标和思路。

关键词:耕作制度;区域环境;土壤污染;水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世界面临的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土壤密切相关。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冶炼、电镀和制革、矿山开采等行业的不断膨胀,以及含重金属磷肥的农业应用、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及废弃物的排放等,使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土壤污染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问题。资料统计,1980年我国工业三废污染耕地面积266.7万hm2,1988年增加到666.7万hm2,1992年增加到1000万hm2。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造成粮食减产1000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200多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达200亿元[2]

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毒害,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而且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并可能通过直接接触、食物链等途径危及人类的健康,降低人体的肾功能,长期摄入甚至会导致“痛痛病”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有毒重金属在土壤系统中的污染过程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科学焦点问题和前沿研究的热点领域。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形势严峻,根据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耕地土壤超标率达到19.4%,镉、汞、铅等重金属是主要的污染物。2011 年国务院发布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也将汞、铬、镉、铅和类金属砷列为重点防控污染物。可见,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环保工作重点内容之一[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和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