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水体的光学分类研究
摘 要:概述湿地的特征和湿地公园的重要性,对已有的湿地分类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围绕西溪湿地水体的光学分类总结有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关键词:西溪湿地;二类水体;水体分类;水色遥感;吸收系数
引言
城市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城市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与城市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紧密相关。当今遥感领域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就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LUCC),这也是地学界、生物学界、环境学界等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水系是湿地土地覆盖类型中的关键一环,对维持湿地种群稳定、调节气温等具有重要作用。西溪湿地所在区域河渠纵横,湖荡密布,水资源丰富[2],然而,对于西溪湿地的水色遥感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叶绿素、黄色物质和悬浮泥沙是水色遥感中通常所称的“水色三要素”,是影响近岸二类水体光学性质的四种物质中的三种[3]。通过对遥感影像波段信息进行快速分类,研究西溪湿地水体的“水色三要素”并做水体分类,有助于明确西溪湿地的水体类型,辅助生态状况监测,增加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 研究区域概述
(一)湿地的定义与湿地公园概述
1.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
几乎所有缔约国都参考或直接引用了《湿地公约》中的,在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关于湿地的概念。内容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4]。同时,《湿地公约》还制定了一个湿地类型的分类系统,包括42种类型的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天然湿地有32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