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岩矿分类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6 18:06:13

基于多源遥感的岩层识别方法文献综述

摘 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遥感手段不断被应用于地质矿产调查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遥感影像被应用于提取成矿相关蚀变信息以识别不同年代的地层,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就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多源遥感的沉积岩分类方法,阐述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多源遥感岩层识别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多源遥感; 协同方法; 岩层识别

研究背景

遥感在地质矿产调查领域中的应用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1]-[2];伴随着Landsat MSS,TM,ETM 等系列卫星影像的更新,遥感地质主要从识别不同岩性矿物特征发展为区域岩性信息与矿化异常信息的增强与提取,指导实际工作[3];ASTER卫星影像的出现,利用可见光-近红外(VNIR)、近红外(NIR)、短波红外(SWIR)三个传感器采集的光谱数据,可以针对性提取特征波段位于热红外区间的岩石、矿物信息,可以更为准确有效进行成矿带遥感调查[4]-[10]

中等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虽然具备稳定的视场和适合矿带遥感调查的部分光谱波段,但是有与分辨力局限的问题,对于典型矿产调查与成矿较为相关的矿脉等较小的地质体无法识别;此外,混合像元也使得很多与成矿相关的岩性异常及蚀变异常信息与背景信息无法区分或模糊不清。而高分辨率影像理论上能够获取地物的精细几何结构和纹理特征信息,但其数据波段光谱范围一般在400~1040nm,可见光范围居多,难以对金属离子之外的物质进行针对性的增强,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分遥感数据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因此,如何引入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多元遥感数据融合技术是地质矿产调查应用中最为前沿和热门的问题。

不同分辨率影像协同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理论上能够获取地物的精细几何结构和纹理特征信息,能够识别宽度在几十厘米至几米的岩墙、石英脉、侵入体围岩烘烤变质带、岩(矿)脉群及不同期次侵入体间岩相接触关系等重要信息[11]。这些信息与矿床具有密切关系,根据此信息进行遥感找矿分析,可为快速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对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提取地质信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基本上局限于利用高空间分辨率数据进行目视解译工作,多利用SPOT 5、QuickBird、IKONOS、Worldview-2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假彩色合成影像,针对区域与成矿相关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及含矿层及矿化蚀变信息,使用目视解译、线性及环形特征分析、构造统计等方法完成矿产资源遥感调查,如余勇等利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QuickBird-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对广西高龙金矿区遥感线性构造进行了定量研究[12];杨旭等以IKONOS遥感影像的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波段进行Gram-schmidt方法融合,通过傅立叶变换和空间滤波,进行空间频谱变换以分离并突出各种频率成分,增强和提取了甲马矿区微线性线性构造信息[13]。S

而且,部分高分遥感影像的是金属离子和一些蚀变异常信息较好的提取波段,应用并没有被广泛开发、使用和总结。例如,POT数据可以提取与金矿密切相关的铁化蚀变异常信息[13];WorldView-2遥感影像的波段宽度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而这一区间正是金属离子的特征波谱范围区,为影像上提取铜、铁等金属离子信息提供了物理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