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刑事犯罪的类型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重大疑难案件的逐渐复杂化,而另一方面是轻微刑事案件的多发化。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刑事案件的不断增长与司法资源的有限程度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刑事诉讼速裁程序的构建与完善迫在眉睫。
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6月27日通过了《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在北京等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司法部于2014年8月22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直至201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将速裁程序以独立章节的形式列入刑诉法中。
刑事速裁程序的设立,在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保障被告人人权等方面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速裁程序近几年的试点以及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完善。
只有综合分析刑事速裁程序的定位与作用,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合理借鉴域外刑事简易程序的内容,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速裁程序。
本文以近几年来有关刑事速裁程序的论文、期刊、报纸、著作等为对象进行梳理分析,力图简明扼要的说明刑事速裁程序这一制度的现状和完善建议。
一、刑事速裁程序建立的必要性关于刑事速裁程序建立的必要性,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一,有助于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打破简易程序的单一制结构。
如尹露在《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实务困境及其优化路径》[1]中指出:虽然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大,但与当前刑事案件数量总体增长的压力相比。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