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额诉讼的电子化程序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2 23:16:33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其对司法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从传统的厌讼、息讼转变为把打官司作为维护自身权利的一把利器。

自2015年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以来,民事案件数量明显增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量为1530.7万,2020年全国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为1737.6万。

面对案件数量的不断攀升,而各地法院的法官人数却保持不变,有的法院甚至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官流失断层现象。

长此以往,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优化司法资源的配置、适应繁简分流程序,2012年《民事诉讼法》在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的基础上,引入了小额诉讼程序以此来处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书面诉讼资料为载体构建起来的传统民事诉讼制度越来多的嵌入了信息通讯技术,民事司法的电子化已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一环。

2016年,智慧法院建设被纳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随后,各地法院对于简单的民事案件,在保证公正的基础上实施要素式审判。

在该模式下,基本可以实现标准化解纷、简案快审、类案专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