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文献综述

 2024-07-10 23:13:11
摘要

就业歧视作为一种社会顽疾,严重侵害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阻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各种就业歧视现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算法歧视等新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以“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为题,在对就业歧视的概念、表现形式和认定标准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域外经验,从立法完善、司法适用、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权;法律制度;算法歧视;法律规制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在探讨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之前,有必要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便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清晰的逻辑起点。


1.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是指在招聘、录用、晋升、培训、解雇等就业过程中,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年龄、婚姻家庭状况等因素,对劳动者进行不公平的差别对待,侵犯其平等就业权利的行为。


2.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的权利,不因其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年龄、婚姻家庭状况等因素而受到歧视。


3.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预防和制止就业歧视行为而建立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行政规章等。

二、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概况

我国对于反就业歧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对此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下将从立法研究、司法研究和域外经验借鉴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