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10家三甲医院医患双方控烟认知、意愿及行为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9-08 11:38:45

医患双方控烟的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是多种疾病的影响因素。对于患有烟草相关疾病的患者来说,戒烟更是降低死亡率的直接有效措施。本文对国内外医患双方控烟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简要回顾了国外发展情况,得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另外,分析国内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推动医患双方控烟的发展。

关键词:现状;医患双方;控烟

一、研究背景

吸烟是全球导致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达50%的吸烟者会死于吸烟相关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估算,目前全球约有11亿烟民,每年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500万,且8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因吸烟死亡的人数仍呈上升趋势。[1]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已成为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泻、结核、气管/支气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泻外,其他六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有利措施,当前的发展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由于烟草使用导致的年死亡人数将超过800万;到本世纪末,烟草流行将夺去10亿人的生命,且四分之三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2]

中国吸烟者数量全球第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吸烟是中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1990年,烟草归因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6,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1/3,死亡人数达到200万。如果烟草使用情况不下降,到2050年,我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2]

事实证明,戒烟是降低烟草相关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直接有效措施。[3]在我国,控制吸烟是一项比较普遍的活动,在诸多公众场所均要求禁止吸烟,但是,控烟的效果却并不明显。据调查我国吸烟者中只有16.8%的人打算戒烟,11.8%的人曾经戒烟,但因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而失败,只有3.5%的人成功戒烟2年以上,戒烟成功人数与复吸人数几乎相等。[4]由于吸烟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5]所以戒烟仅凭意志力是绝对不够的。[6]目前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烟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戒烟,成功率比吸烟者自己凭毅力戒烟高出2-3倍,因此,控烟和治疗烟草依赖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7]即使不用戒烟药物,医生对患者的劝告和鼓励也已经被证实对于患者的戒烟大有好处。大约70%-90%的吸烟者每年与医生接触,50%-70%的吸烟者对戒烟感兴趣,[8]70%的戒烟成功者是在医生劝告下戒烟的。对于住院吸烟患者而言,罹患疾病的同时感受到烟草危害,因此住院期间是“可教育的时刻”,是戒烟的“最佳时机”。[9]但是,在中国,许多医生似乎并未在健康行为的榜样方面和鼓励其患者戒烟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我国医务工作者存在着知识和行为脱节的情况。[10]

  1.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