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专业化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未来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产业生态和集群网络逐步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和专项计划[1],推动本国优势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将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作为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我国,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研究意义
科学运用集群模式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能够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而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构成了经济发展框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2]。辨识、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是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势、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而且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地域辽阔,经济体庞大,产业集群为数众多,集群所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然而在现阶段,产业集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已经初步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产业集聚体被忽略从而享受不到政策的优惠与扶持,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样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打好基础,是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政策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3]。只有对产业集群进行了辨识,才能为制定本地区产业集群的扶持与发展政策取得更加可信的理论支撑;为那些没有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是否应当进入产业集群的可靠依据;也为集群内部的企业了解其所处集群的生命力提供准确的信息,从多个方面提高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辨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熟悉其空间组织特征,以期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有关产业集群理论演变的研究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起步较早,角度多元化,理论较为成熟。
从区位优势的成本节约角度来看[4],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1776)、David Ricardo的比较利益理论(1817)以及Ohiln等人的要素禀赋理论(1933)认为企业降低费用的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空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以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上述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交通发达、矿藏丰富地区的集群现象。 Edgar M. Hoover(1948)提出运输区位论,在细分运输成本的基础上解释企业的区位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
从外部性效应的成本角度来看,Alfred Marshall[5](1890)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将相关部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形成的集聚成为产业区,利用外部性的概念刻画出空间上邻近的企业相互影响的关系,解释了企业通过空间接近,实现报酬递增,最终形成产业集聚的事实。Alfred Weber[6](1909)率先提出了聚集经济的概念,他用工业区位论来阐述产业集群,认为区位选择的原则是使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构成的成本费用最低。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