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344字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
国外文献综述
在营销理论方面,1960年由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4P理论,它包含4个可控要素: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渠道(Place) 及促销(Promotion);随后,深耕于组合营销传播领域的教授舒尔次提出了4R销策略理论。7P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7Ps)是基于传统市场营销理论4Ps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服务性的P”得出的理论。布姆斯(Booms)和比特纳(Bitner)将人员(People);过程(Process);物质环境(Physical evidence)增加到了原有的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营销组合中。因此7Ps营销理论包括7个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服务过程。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在国外也已经有了许多研究成果,比如Sullivan (2000)提出了要强调互联网科技的运用,要利用科技进行业务创新,将更多与需求相适应的产品推荐给客户,将更多与业务相匹配的客户通过线上引流到线下营业网点,提升银行获客和活客的能力: Kalliola(2005)认为移动支付从支付便利性、支付技术性、支付普适性等技术角度创造性的颠覆了传统银行支付领域: Setlana Mihic(2015)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极大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营销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尤其重视客户的忠诚度、满意度,从而换取更高的价值回报,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客户需求,通过多种渠道与客户群体保持联络,对客户反馈进行及时响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心理预期,甚至为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此外,Svetlana Mihic还强调,客户满意度并非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充分条件,除此以外还包括客户忠诚度,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对于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并且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度,那么这家商业银行的营销业务将有条件收获成功。商业银行员工在客户满意度向客户忠诚度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提高银行员工的服务水平,将有利于培育更多地忠诚客户。
二.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彭积春(2019).探讨了非现金支付对银行、企业和民众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应对之策。许创强(2014)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樊志刚,黄旭,谢尔曼(2014从竞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帅青红,李成林,蒋佳霖(2020)从交易行为的视角出发谈到了商业银行客户细分与金融资产投资偏好。谢平(2014)以交换经济理论为基础,从互联网交易的核心切入,重新界定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孙明春(2014) 利用网络效应理论来解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据此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客户群体增加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张翔(2017)指出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借贷等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构建符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消费场景,深入触角到用户生活的需求层面,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受到了根大的冲击。谢平(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势必会对传统银行体系造成强烈冲击,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商业银行对自身的机构形式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资料编号:[26627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