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华-国电电力重组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3-07 23:25:20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运用案例分析法、财务指标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合并重组后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绩效等方面的变化。有些学者认为,合并重组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促进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有些学者则认为合并重组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发展;还有少数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与合并重组没有关系。

1、国外相关研究

Healy 等(1992)研究了1979年至1984年间发生在美国的50次大型并购案例,发现并购重组后企业的资本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保证了企业拥有充足的营运现金流。Schwert(1996)通过研究1975年至1991年间发生的1841个并购案例,发现目标公司可以获得高达35%的累计超额收益。Berger 等(1997)运用财务指标法分析企业的合并重组后的财务绩效,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明显的提升。Megginson 等(2004)也采取财务指标分析法,选取了35起并购案例,比较数据发现并购后企业在资产结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入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改善。

Dirk Schiereck(2011)研究336起并购案例,认为并购效应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和超额收益率体现出来。Anusha Chari 等(2012) 采用 PSM法和 DID 法分析了美国上市的被并购方公司合并效应,最终发现被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都出现显著下滑。Kyriazopoulos(2016)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并购效应,研究发现并购对企业并购效应有积极影响。N Rani 等(2016)也得出了公司并购活动能改善企业效应。Nitika Agarwal 等(2017)表示衡量合并行为是否成功的关键依据是公司的财务绩效变化,并且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得出合并能够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2、国内相关研究

洪锡熙(2001)运用 SLM 市场模型深入分析累计超额收益率,研究发现此次并购不但没有给被并购公司带来积极的并购效应,甚至降低了公司价值。宋希亮等(2008)认为在短期内并购重组可以提高并购方所有者权益,但在长期来看却有极大的损失。李稳等(2014)采用财务指标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分析了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状况,研究发现海外并购行为并没有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

庞静(2014)通过研究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在2008年至2009年里发生的并购案例,运用财务指标法得出合并短期内公司的绩效得到明显提升。李志刚(2014)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2003年到2004年间开展并购活动的企业,发现并购初期市场效应有十分明显地提高。郭晓顺(2017)分析了神火股份在 2010 年到 2013 年的财务指标,发现合并使神火股份股东效应和企业效应在短期内得到了提升。李艳琴(2017) 采用归纳法和财务指标法分析了友谊股份与百联的并购案例,通过五年财务数据变动情况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产规模在并购后有了较大的提高。

李善民等(2002)分析了我国1999年到2000年间349家企业并购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发现财富效应随着并购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并购使并购方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而目标公司的经济效益却没有明显变化。张翼等(2015)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前后的经营状况,发现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能够提高并购方的长期经营效应。如果目标并购公司拥有较高的财务风险,则并购会降低收购公司的长期效应,增加经营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