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400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概念 1.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规模、速度与范围不断扩大,企业技术创新面对的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掌握突破性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1],并有效把握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这导致企业积极寻求建立多种协作创新的模式。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定义源自2008年12月六部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2]。
除此之外,郉乐斌,王旭和徐洪斌[3](2010)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本质上讲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缔结的技术联盟,对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邸晓燕和张赤东[4] (2011)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定义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联盟成员将各自的优势资源结合到一起,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目标, 而形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
2、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利益分配是联盟运行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联盟成员合作的成功或者失败[5]。
在无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个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往往会导致联盟内部的冲突,致使联盟无法良好运转,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保证联盟发展的基础[6] 。
目前,国内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主要有以下研究:罗利、鲁若愚[7]( 2000) 运用对策论理论,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对策模型,推荐按销售额提成的利益分配方式,并给出定量提成的比例;马文斌, 唐德善, 陆琳[8](2006)在分析企业技术联盟中各利益方理性条件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多人合作对策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收益分配模型, 并采用多种合作对策求解方法进行实例求解;郉乐斌、王旭、徐洪斌[3]( 2010) 将联盟利益分配视为一个多人协商问题,根据Nash 谈判定理得到多人利益分配模型,通过引入风险调节系数,建立风险补偿值表达式,对分配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基于风险补偿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陈爱祖,唐雯,康继红[9] (2013)提出一种基于联盟成员资源投入价值评估、按照盟员贡献大小进行利益分配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盟成员利益协调矩阵模型。
王积田,任玉菲[10](2014)从单一因素考虑,进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研究。
分别针对投入因素、贡献因素和风险因素等依据原则进行量化,并给出具体的分配模型方法,重点探讨博弈中的模型和谈判模型方法的应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TOPSIS思路的综合利益协商模型,解决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利益分配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