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三种融资模式运营效益综合分析文献综述

 2021-10-21 17:13:26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间交通压力日渐增大,地铁受其交通特点以及无障碍特点决定,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型成的交通压力的有利分担者。

但近年来,地铁在我国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其高昂的建设成本、资本回报效率较低、盈利能力低导致地铁建设项目融资难度大。

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投资效率,成为我国地铁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主要地铁融资模式概述孙成龙(2004)认为,轨道交通投融资典型模式包括政府财政投融模式、商业投融资模式和混合投融资模式。

吴雨(2017)认为,按照融资主体的不同,地铁建设投资可以划分为政府财政融资模式、市场化融资模式和混合融资模式三种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政府财政投融模式)孙成龙(2004)认为,政府财政投融模式是以政府为投融资主体,利用财政资金,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并在此过程中由政府作为信贷担保人,进行一系列重大的融资引贷活动。

吴雨(2017)认为,在政府财政融资模式下,往往通过合理利用政府的财政资金,来达到统一组织、协调、实施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将代替个人承担信贷担保人的角色,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一系列重大的融资引贷活动。

(二)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翁思尧(2017)认为,BOT模式是指政府将基础设施建设授予私营企业作为特许权项目成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保障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等的实施,但在特许期满后需要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的融资模式。

陈璐(2014)认为,BOT模式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