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基于企业寿命周期视角文献综述

 2021-10-25 21:30:4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股利政策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重视的问题之一,涉及到公司所有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上市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何时发放股利都是公司经营者和股东所关心的问题,如何分配股利既有利于公司未来的良好发展,又能保障股东的权益,提升公司价值,一直是公司经营者和股东面对的一大难题。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过去学者们对企业的研究倾向于研究某个具体方面,而忽视了企业的生命周期。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研究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变化情况。股利政策的应用与调整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创造利益,因此,股利政策成为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问题。

一、股利政策概述

股利政策简单来说就是指上市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以后,公司对股利支付的多少或留存收益的多少做出的决策。股利政策的定义狭窄而广泛,狭义的股利政策指的是收益留存发展与支付给投资者之间的比例问题。广义的股利政策包括股利宣布日期、股利的发放比例、股利的资金筹集等。公司根据市场环境的不同所做出的股利政策也不一样,股利政策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这个企业的战略目标。那么,想要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就必须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稳定且严格符合公司内外部发展条件的股利政策,这是公司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准。[1]

二、理论基础

股利政策兴起于西方,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最早也是从西方开始的。股利政策的理论包括传统理论与现代理论。

1.传统股利理论

传统理论包括一鸟在手理论、 MM 股利无关论和税差理论。在传统理论中,以 Gordon(1959)为代表的一鸟在手理论认为投资者为风险厌恶型,偏好股利收益而非资本利得。所以股利支付的越多,股价越高,反之亦然。而以Miller和Modigliani(1961)为代表的 MM 股利无关论则认为股利政策与股票的价格或者企业价值无关,但它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具有严格的假设条件即必须在一个没有税收的完美市场上。而税差理论与一鸟在手理论恰恰相反,它认为由于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同,股东会更偏向较低的股利支付率,因此股利支付的越少,股价越高,两者呈负相关。

2.现代股利理论

现代理论包括追随者效应学说、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行为股利政策理论。现代股利理论多是从放松MM 股利无关论严格的假设条件出发,研究不完美的市场中的股利政策及影响。其中,主要以代理成本理论和和信号传递理论为主形成了现代股利政策的两大主流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放松了MM 理论中投资者与管理者信息的完全对称性出发,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理所当然会持有更多更准确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则是管理者向外界传递的,所以会掺杂管理者的主观意图在里面。若管理者增加股利,则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经营状况持续看好的信号,就会导致股价的升高。反之则会导致股价的下降。代理成本理论则放松了MM 理论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利益的完全一致性均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该理论认为股东和管理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两者追求的都是自身的最大效用,委托人为限制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损害或漠视委托人的利益,必然会产生代理成本。

3.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