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7986字
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及互联网银行概述
(一)定义
在国内相关研究中,互联网金融模式这个概念是学者谢平与邹传伟(2012)基于当今科技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的颠覆性影响而首次提出[1],2012年至今,也是互联网实质性金融业务发展的阶段。之后,学者王念等(2014)从动态角度出发,把互联网金融定义为一种金融行为或是金融模式,而不是将其固化视为一种金融业态。即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实现的金融服务普及和延伸,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2]。学者皮天雷等(2018)从生态论的角度,将互联网金融概括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3]。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虽短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国内互联网金融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业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互联网银行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2020)对于互联网银行含义的总结主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认为互联网银行本质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银行机构[4]。
施喜容(2018)在互联网银行本身概念的基础上,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5]。首先,金融互联网是商业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在此概念中,互联网仅起到了代替市场中介和人工服务的作用,金融产品本身并没有创新,只是商业银行对营销渠道进行了改变,从线下搬到线上。其次,互联网银行并不等同于网络银行,只要是以互联网为渠道来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都可称为网络银行。最后,互联网银行与网上银行也有区别,后者是实体银行开展业务的辅助性存在。
(二)理论基础
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2004)最早提出长尾的概念,认为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在互联网 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和汇集所形成的长尾市场超乎人们的想象。许多学者认为互联网银行颠覆了二八理论,填补了长尾市场的空缺,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进入高度透明化的信息时代。比如学者李宁等(2016)持有互联网金融契合长尾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征的观点[6]。(三)特点
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作为服务基础,其线上运营模式特点是轻资产,弱网点[5]。学者张钰等(2014)表示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更加注重客户体验,风险的特殊性等特点[7]。学者姜睿(2020)则认为与传统银行更倾向于向拥有长时段历史财务数据、充裕抵押固定资产,以及可靠政府担保的群体进行贷款不同,线上银行对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长尾人群提供服务,这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服务的运营成本,有助于普惠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8]。与前两位学者所得结论相类似,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2020)通过对三家主要的互联网银行的运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内互联网银行的经营特点[4]:全线上运行、利用金融科技开展风险控制、以科技研发和应用驱动业务发展、服务客户主要是长尾客户。学者徐金麟等(2020)进行补充,认为其特点还有规模实现快速扩张、维持较高的净息差优势、从扩大资产转向增加负债(如智能存款之类)、客户基数与互联网流量是核心竞争力[9]。
此外,王达(2014)指出,2014年至今,中国的金融体系正面临着类似于美国20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两次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叠加冲击[10]。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的数据文献综述
- 高管团队异质性、研发投入与业绩增长文献综述
-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献综述
-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重污染上市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 新能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化工并购瑞士先正达为例文献综述
- 区块链在商业银行跨境清算中的应用——以招商银行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实证研究文献综述